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二胡乐器上的“南乐北渐”——二胡艺术形成的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7-10-23 10:07

  本文关键词:二胡乐器上的“南乐北渐”——二胡艺术形成的文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刘天华 二胡艺术 江南文化 江南地区 二胡音乐 胡乐器 音乐传习所 音乐人才 中国音乐文化 独奏艺术


【摘要】:正所谓"南乐北渐",就是指中国南方的音乐逐渐向北方传播的文化现象。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来就南北有别,孔子曰:"……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为中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刘天华 二胡艺术 江南文化 江南地区 二胡音乐 胡乐器 音乐传习所 音乐人才 中国音乐文化 独奏艺术
【分类号】:J632.21
【正文快照】: 所谓“南乐北渐”,就是指中国南方的音乐逐渐向北方传播的文化现象。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来就南北有别,孔子曰:“……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为中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执中以为本,务生以为基,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维中,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人数众多的原因分析[J];历史档案;1997年04期

2 王小盾;;南乐北渐和中国音乐风格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宗兴;清代中期苏州地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2 陈业新;;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文武举士的变化为例[J];江汉论坛;2011年01期

3 赖明生;;温病学说形成原因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7年10期

4 杭建伟;;明清无锡进士简论[J];明史研究;2003年00期

5 徐林;宴饮与明中后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2期

6 邱江宁;;消费文化与文学文体研究[J];文学评论;2010年04期

7 李润强;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伟然;梁志平;;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3期

9 张海英;;明中叶以后“士商渗透”的制度环境——以政府的政策变化为视角[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4期

10 邱江宁;;清初江南文坛风尚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杭建伟;;明清无锡进士简论[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张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资源筹措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1644-1911年)[D];复旦大学;2008年

3 周运中;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瑜;诗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连银;明代乡试、会试评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俞传芳;明清地域商帮与儒学科举[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4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红春;明代浙江举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春燕;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晓婧;明代安徽书院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喜桃;晚清进士籍贯分布及分流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赵琰哲;文徵明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倪丽萍;清代的五贡与地方社会[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宁生;;释“武王伐纣前歌后舞”[J];历史研究;1981年04期

2 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J];农业考古;1982年02期

3 张之恒;;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J];农业考古;1984年02期

4 何炳棣;马中;;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J];农业考古;1984年02期

5 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星;;也说刘天华与二胡改革及发展[J];民族论坛;2008年09期

2 许多军;承中鉴西 博采群芳——浅析刘天华对我国二胡艺术的贡献[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李群;;刘天华作品《闲居吟》赏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4 刘俊;陈明友;;谈刘天华对中国二胡音乐的贡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5 齐从容;;二胡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和他的名曲《光明行》[J];音乐世界;1992年02期

6 陈伟;;刘天华二胡音乐意境探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李坚雄;;“苏南现象”与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四次超越——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10周年断想[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谭永局;;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及其二胡艺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吴瑕;试述刘天华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J];艺术教育;2004年04期

10 高云山;“五四”精神与二胡艺术——刘天华创作浅探[J];齐鲁艺苑;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奎;;江南文化哺育宁波商帮[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2 顾伟建;;江南文化是嘉兴旅游的灵魂——兼谈发展嘉兴水乡旅游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凤媛;;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江南”质素初探——以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创作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洪岳;;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颜丹晨;;当好一片“绿叶”[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8 雍振华;;江南城镇传统街市建筑考析[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10 李s燳m;;试探“江南统治论”[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马学强;江南文化:上海的人文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记者 张超柱 见习记者 郑炜君;“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N];嘉兴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力农;“文化再造”伟大创新,打造江南文化“常熟样本”[N];经理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江湖;近观远瞻江南文化散文[N];文艺报;2003年

5 翁醉;杭州人文住宅传承江南文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记者 吴轶群;把民间“珍珠”串成“项链”[N];嘉兴日报;2005年

7 记者 张敏;新的亮色 新的精彩[N];嘉兴日报;2005年

8 葛永海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彰显城市品格: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记者 陆成钢 沈秀红;热闹过后留下什么[N];嘉兴日报;2005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江南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江;都市化的上海还称得上江南吗[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刘永;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克诚;明代江南逋赋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锦燕;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祖胜;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树燕;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成功交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君;传统艺术的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欣;刘天华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石鸣;戏曲音乐在二胡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郑发奋;建国十七年二胡艺术的创作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蕊蕊;刘天华二胡学派的创建对二胡教学体系的贡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段东海;二胡音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专业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陈程;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82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82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