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材料的惯性运动在简约音乐中的表现路径
本文关键词:声音材料的惯性运动在简约音乐中的表现路径
【摘要】:以扬、赖利、格拉斯、赖奇为代表的简约音乐作曲家们通过即兴、音源选择、程序设定等方式,在形成声音材料的惯性运动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摆脱创作者的主观控制,即作曲家们无法预料并控制音乐作品在表演环节中呈现的结果,从而使简约音乐以一种相对"自然"的方式生成。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简约音乐 声音材料 赖利 格拉斯 赖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12YJA760002)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简约主义最早出现在视觉艺术领域,它产生于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型期,旨在简化艺术直击本质。作为艺术领域60年代中后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角,简约主义艺术崇尚纯粹的单一,摒弃创作主体的行为痕迹,避免具体形象和抽象氛围的塑造,构图渗透着数理性规律,通过跨越艺术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鸣惊人的钢琴家巴利·道格拉斯[J];国际音乐交流;1997年06期
2 孙佳宾;论音乐表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范书英;;浅析音乐的生命流程[J];音乐天地;2006年02期
4 刘讵;;知识问答[J];中国音乐教育;1992年04期
5 苏夏;;智者们艰难的求索——2006年末聆听部分器乐作品音乐会后的思考与评论[J];人民音乐;2007年12期
6 秦西炫;;我认识的瞿希贤[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盛晨;;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小幽默”[J];小演奏家;2008年09期
8 马骏;;浅谈音乐中词曲的创作[J];大舞台;2010年03期
9 王建;;用音乐点燃生命火焰的作曲家祝恒谦[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黄青;;郭祖荣合唱曲《大地,你好》的音乐分析[J];福建艺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林华;;复调感的获得[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深沉的爱恋 无限的思念[N];中国艺术报;2009年
2 商报记者 刘妮丽 实习记者 徐楠;揭秘词曲作者一分钟三毛钱怪现状[N];北京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翟群;让优秀歌曲流行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实习生 李纯一;朱昊:有厚度又有光亮[N];文汇报;2010年
5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恩智;“流行音乐的前景很可观”[N];辽宁日报;2000年
7 吴名辉;海南作曲家陈元浦的黎山绝唱[N];海南日报;2008年
8 邢晓芳;中国元素“新鲜”再现[N];文汇报;2008年
9 朱践耳;音乐乃心灵之声[N];文汇报;2003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葛江;让成长之路更宽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3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5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10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录音艺术三度创作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鲁瑞红;解读谭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雪梅;沈亚威三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音乐作品分析及演唱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澄橙;施托克豪森电子音乐作品—《Kontakte》的作品分析[D];青岛大学;2010年
5 范辉;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智军;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佳璇;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8 白超;声响自然—对话山水[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9 李晓囡;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王甜甜;从《太一Ⅱ》、《纹》看中国当代电子音乐作品中的若干艺术特色[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9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