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声乐演唱中的完美追求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5 05:33

  本文关键词:声乐演唱中的完美追求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声乐演唱 完美追求


【摘要】:声乐演唱想要表现得更加完美,需要声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需要演唱者与歌曲之间有心灵的碰撞。本文针对声乐演唱中需要做到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作者单位】: 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
【关键词】声乐演唱 完美追求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想要获得最佳的效果,需要将声与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不仅要保障音质的优美度,而且还需要合理地与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若是有很好地声乐,情感不够真实,那么艺术的感染力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若是感情具有一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艳杰;;声情并茂:声乐作品的演唱追求[J];华章;2010年07期

2 韩勋国;庄虹子;;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耿青梅;;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与“技”[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周晓音;声情并茂的审美思考[J];人民音乐;2004年05期

6 王凯歌;用心歌唱——谈声乐艺术创作中的"内心视象"运动[J];人民音乐;200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娟娟;声乐演唱中情绪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敦广;;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叶德敏;;论高师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3 刘丽娜;;浅谈在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J];大舞台;2012年02期

4 施启龙;;浅谈声乐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5 胡世长;;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6 刘羽;;浅谈综合素质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2年15期

7 杜伟祥;;论歌唱中的情绪[J];黄河之声;2008年11期

8 陈艳杰;;声情并茂:声乐作品的演唱追求[J];华章;2010年07期

9 曹时娟;;谈语言与歌唱[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朱艳彬;;音乐教学中演唱艺术的情感表现[J];教学与管理;2007年2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许为;声乐心理学视阈下歌唱激情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明云;论民族声乐新传统的形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九红;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郑奕;浅析早期意大利歌曲在声乐演唱(美声)与教学中的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黄晓涛;从“土洋之争”到“多元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艺霖;我国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发展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朱梅梅;声乐艺术教学中“柔软歌唱”的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裴晓琦;“小”声音“大”学问[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10 孙丹;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的调控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益莲;浅谈发声共鸣在不同歌曲中的应用[J];安徽新戏;1999年02期

2 韩勋国;庄虹子;;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黄文杰;;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徐行效,徐茜;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音乐研究;2002年02期

6 王晓蓉;浅谈“情”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年02期

7 耿青梅;;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与“技”[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乔爱玲;谈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情感[J];人民音乐;2003年09期

9 周晓音;声情并茂的审美思考[J];人民音乐;2004年05期

10 王凯歌;用心歌唱——谈声乐艺术创作中的"内心视象"运动[J];人民音乐;200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娟娟;声乐演唱中情绪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务;;声乐演唱不能忘“本”——论“歌词”和“音乐”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人民音乐;2007年11期

2 耿耀;;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艺术合作[J];艺术教育;2007年12期

3 杨光宇;李进;;浅谈声乐演唱中共鸣的训练[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4期

4 高影;;浅谈声乐作品对声乐演唱的影响与作用[J];魅力中国;2010年08期

5 乔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民族音乐;2009年05期

6 杜鹏宇;;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7 李敏;;关于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的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0年07期

8 赵一蓉;;谈歌唱语音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结合胶州方言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4期

9 邹京航;;谈声乐演唱前的情感准备[J];北方音乐;2009年03期

10 戴宝丽;;试谈声乐演唱中的技艺结合[J];大舞台;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yN琳;;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2 宋爱民;;歌唱的方法在管乐教学中的运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匡雅玲;;浅谈“演唱风格”及其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王晓莉;吴新宇;;浅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5 李卫国;;再议高师声乐教学的定位与改革[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黄丕裕;;声乐教学要养成三种好习惯[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杨靖;;寻找最美、最动听的声音——高师合唱课训练初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李飞飞;;从课程对比看音乐教师的培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李树榕;;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草原歌曲”[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临沂市群众文化艺术馆 王保全;开展群众演唱活动的必要性研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易凤祥;永荣矿业公司举办员工声乐培训[N];经理日报;2008年

3 张欣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08声乐系 学生;浅谈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N];音乐生活报;2010年

4 江玉清;声乐演唱与翻译字幕[N];音乐周报;2002年

5 记者 王洪波;《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声乐作品卷面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婉婉;邝实:唱不尽生活的美[N];安徽日报;2006年

7 杨子岩 杨向蕊;用音乐拉近距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若菲;永远为战士人民歌唱[N];音乐生活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苗青;省艺术家走进金华新农村[N];金华日报;2006年

10 马正建;传递友谊的艺术之花[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奇;莫里斯·奥阿纳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丽;探究声乐演唱之美[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佳;智力因素在声乐演唱与表演中应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项圆方;声乐演唱中恐惧心理的调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臧凤娟;声乐演唱弹性状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玲;声乐演唱跨界现象之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晓辉;艺术实践对声乐演唱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平;对立统一规律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运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邢方方;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丽;论声乐演唱中的“松”与“紧”[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10 张鹏;浅谈汉语发音在声乐演唱及发声训练中的作用及运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92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2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