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摩梭人“打跳”音乐中的交融性——以云南摩梭人“打跳”音乐为例
本文关键词:论摩梭人“打跳”音乐中的交融性——以云南摩梭人“打跳”音乐为例
【摘要】:摩梭人生活在中国滇川边界,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在独特的社会形态和多民族杂居的共同影响下,摩梭人形成了独特但又具有交融性的摩梭音乐。本文以云南摩梭人"打跳"音乐为例,通过论述其音乐的交融性现象,使人们了解摩梭人音乐的特征及其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摩梭人 “打跳”音乐 交融性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论摩梭人“打跳”音乐中的交融性——以云南摩梭人“打跳”音乐为例摩梭人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唯一尚存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婚姻形式。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中,摩梭人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间音乐,其形式有歌曲、乐舞、器乐音乐等。民间歌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在照;梁远;;试论越南民族在文化上的交融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杨丽芬;;摩梭人的“打跳”音乐[J];民族音乐;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彦;朱腾蛟;;瓦伊村摩梭人丧葬仪式及其音声考察报告[J];歌海;2010年06期
2 邱仁富;;少数民族文化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的传统模式[J];开发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彩琼;越南文字的变迁与民族意识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季;法国殖民对越南文化的影响初探[D];山西大学;2010年
3 黄艳杰;越南民间故事再生母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4 周展;汉越广告语言与文化特点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台梅 ,黄廃球;越南文学发展概述[J];东南亚研究资料;1964年04期
2 孙衍峰;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变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武氏春蓉;略论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蓉;;情迷泸沽湖(散文)[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06期
2 李明贵;;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几件摩梭达巴法器[J];收藏界;2008年05期
3 冯小燕;;泸沽湖印象(散文)[J];四川统一战线;2010年01期
4 相鲁若玛;依珍直玛;纳扎斯;李子贤;邓启耀;陈煦;何真;郑海;何家胜;;摩梭古歌(三首)[J];华夏地理;1982年01期
5 张正宁;;摩梭人葬俗述论[J];民俗研究;1992年03期
6 子丹;泸沽湖记情[J];时代风采;2004年07期
7 陈甫林;胡宗平;;泸沽湖:母系社会的最后领地[J];中国西部;2005年11期
8 杨丽芬;;摩梭人的“打跳”音乐[J];民族音乐;2007年01期
9 宁思潇潇;;管窥女儿国——泸沽民居中的摩梭文化[J];中华民居;2010年05期
10 李君霞;;泸沽湖——未染尘世的明珠[J];百姓生活(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红;;论乡规民约环境保护规范的社会控制——以四川泸沽湖摩梭人乡规民约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陈柳;;摩梭大家庭:一个和谐的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和平;张博;周建波;张志祥;;不同文明间经济动力学机制共源性因子管理初探——复活节岛和摩梭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比较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关华山;;摩梭家屋意义追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邢耀匀;夏铸九;戴俭;惠晓曦;傅岳峰;;泸沽湖摩梭母系家屋聚落的保存与旅游开发[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董仁才;余丽军;邓红兵;赵景柱;;泸沽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特点与保护对策分析[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马青宇;柏云松;;滇西北高原摩梭人住居的建筑形态和居住文化[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贾东;李丽;;泸沽湖摩梭民居院落空间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10 吕超;戴俭;惠晓曦;;泸沽湖地区摩梭族传统民居聚落更新的生态途径[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李舒;摩梭人还在“走婚”,,姑娘的花楼依然神秘[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杨跃萍 陈明昆;摩梭人:行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姚玉珊;溪娜和她的摩梭人梦想[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朱勇钢;解开泸沽湖摩梭人“自然节育”之谜[N];四川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马黑尔哈 冷文浩;摩梭人最原汁原味的盛大节日—转山节[N];凉山日报(汉);2005年
6 张成伦;走进人类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后领地[N];友报;2007年
7 朱勇钢;宁静的草海骚动中的困惑[N];凉山日报(汉);2005年
8 楚雄州大姚师范学校 钱文卿;“女儿国”一道美丽的风景[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9 罗 丹;摩梭:奇特浪漫的“走婚族”[N];西部时报;2006年
10 杨福泉;以更广阔的视野研究摩梭(纳)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璐;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文化现状的选点调查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馨慧;断裂中的摩梭社会[D];云南大学;2012年
2 杨雄;“害羞”之墙[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丽;摩梭民居特质空间的保护与改造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4 顾江益;法律与习俗的冲突和互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肖冠兰;黔北民居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马青宇;滇西北高原摩梭人聚居区的乡土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李建军;论漫瀚调的文化交融性[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廖梦天;阿夏[D];浙江大学;2013年
9 王亚琼;简本英文小说的阅读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毛计平;泸沽湖摩梭小学美育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3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