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美学情境中的现代民族声乐审读——兼议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

发布时间:2017-10-25 15:06

  本文关键词:美学情境中的现代民族声乐审读——兼议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情境 现代民族声乐 表演美


【摘要】:在美学情境中审读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特点,以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为勘查中心,结合艺术学、美学、民族音乐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的价值体现、构成因素进行剖析,尔后提出了实践方法;以期帮助歌唱者深入理解民族声乐作品特征和歌唱表演的独特价值,尽快达到"唱演俱佳"的境界。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
【关键词】美学情境 现代民族声乐 表演美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审美情趣、表现方法、民族风俗的环境下,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积累而形成。它是我国本土的歌唱形式,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与鲜明的民族特色而著称。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涵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直爱妩;;论民族声乐表演的继承与借鉴[J];大家;2010年04期

2 徐敦广;;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赵青;牢牢把握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审美原则[J];音乐研究;2001年04期

4 田丁;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J];中国音乐;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歌唱艺术探讨[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胡以芳;;歌曲的演唱处理应树立“原创”意识[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朱菁;;信守、模仿、批评——声乐表演不可或缺的三重意念[J];大家;2010年11期

4 冯桂琴;;声情并茂 以情动人——浅谈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4期

5 温彩玲;;试论彭丽媛舞台艺术表现手段[J];大舞台;2010年05期

6 柳宁;;演唱者与角色的双向选择性[J];大舞台;2010年11期

7 何巍;;浅析手风琴演奏中“怯场”心理的克服[J];电影评介;2007年09期

8 刘红侠;;作品风格与演唱音色相融合的探索[J];电影评介;2011年01期

9 林晓燕;;表现欲在演唱中的运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10 樊洁;;浅谈歌唱艺术中的审美特征和二度创作[J];歌海;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迎;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何霜华;黄自独唱歌集《春思曲》演唱与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永博;歌剧《蒂托的仁慈》中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演唱探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刘洪巨;歌曲演唱中内心视像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周沫;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声乐艺术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6 樊引娣;演唱情绪在声乐艺术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维;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静波;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陆建珍;黄自艺术歌曲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樊娅娅;眼·神·情[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大巍,夏美君;论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之差异[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韩勋国;庄虹子;;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彭晓玲,吴凡;戏曲板式结构与我国当代民族声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赵青;牢牢把握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审美原则[J];音乐研究;2001年04期

6 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J];音乐研究;2002年01期

7 白秉权;怎样唱好民歌[J];中国音乐;1981年01期

8 张前;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晶莹;;略述中国民族声乐之发展历程[J];黄河之声;2008年14期

2 谢晶莹;;略述中国民族声乐之发展历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0期

3 肖笛;琴竹之间舞音魂——论扬琴演奏的表演美[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于丽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韵”[J];音乐生活;2008年08期

5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2005年12月30日在北京成立[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6 陈安宁;;芳香的行腔品味——对彭丽媛民族声乐行腔风格的观与析[J];北方音乐;2008年07期

7 吴静;千人一腔:民族声乐的审美难题[J];艺海;2004年05期

8 解伟;浅论中国民族声乐的主要特征[J];美与时代;2005年11期

9 沈尊光;;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记民族声乐教授丁雅贤[J];人民音乐;2010年01期

10 丁雅贤;;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的探讨(提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大传;彭丽媛的民歌时代[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娜;郭兰英和彭丽媛所扮演的喜儿的唱法和风格特点之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严正春;兰花自有透寒香[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歌;浅论“中国民族声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霓;戏曲演唱中“以字为中心”的演唱原则在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丽;探究声乐演唱之美[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雪婷;论声乐艺术的构成与审美[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4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4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