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背景下的“达明一派”歌词解读
本文关键词:大时代背景下的“达明一派”歌词解读
【摘要】: “达明一派”是20世纪80年代成立发展的香港乐队,90年代初解散。本文试图通过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对“达明一派”歌词的解读探寻歌词背后所隐藏的香港文化和精神,发掘主流意识形态和香港主流音乐未曾涉及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的民生风貌和社会心理,从而体现出“达明一派”作为一个电子乐队纪录历史、关注现实的品格和风格,以及由此体现出的独立音乐精神。同时,通过对“达明一派”和其他同期乐队(主要是Beyond)的比较挖掘“达明一派”词作在社会记录、阅读都市以及涉及敏感题材方面的特色,以此分析总结“达明一派”与同期乐队的鲜明区别。再次,透过对“达明一派”改编文学作品的词作立体分析揭示出其改编文学作品的特色,更由此探讨“达明一派”词作的艺术特色和影响。
【关键词】:文学改编 社会记录 禁忌 唯美诉求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导言:致光彩年代——关于“达明一派”7-10
- 第一章 文化复归——歌词与文学改编10-20
- 一 文化复归——"达明一派"的优雅姿态10-12
- 二 歌词与文学改编12-16
- 三 "达明一派"歌词改编的特色16-20
- 第二章 阅读都市——现实关怀与情感叩问20-32
- 一 流浪意识——"达明一派"解读都市的角色扮演20-24
- 二 伤城记忆——现实关怀与情感叩问24-29
- 三 唯美诉说——"达明一派"解读都市的特色29-32
- 第三章 触摸敏感32-40
- 一 回归潮与末世情怀32-36
- 二 冲破禁忌36-40
- 第四章 唯美派对——"达明一派"词作的艺术特色40-44
- 结语:再看“达明一派”44-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 "达明一派"作品选集51-62
- 后记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青;赵学勇;;论中国西部电影的文学改编[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2 陈潇潇;;英语文学语言与电影媒介的对话——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改编[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3 李智慧;;试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改编情结——由《满城尽带黄金甲》看张艺谋电影文学改编的新走向[J];电影文学;2007年13期
4 李惊涛;;文学作品中的影视元素探析——“文学影视相对论”之一[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梁英君;;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实践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1年02期
6 黄晴;;论媒介时代小说发展的新空间[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孙祖欣;;李碧华小说电影改编的两个走向——以《霸王别姬》和《青蛇》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8 韩丛耀;;清末民初“图像新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S2期
9 姜艳;;苏联电影文学特性微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3期
10 王贵禄;;从《雷雨》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改编策略与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07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翠;大时代背景下的“达明一派”歌词解读[D];暨南大学;2008年
2 向娟;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中的电影改编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马丽萍;论电影文学品格的恒久魅力[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玮;小说到电影[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4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9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