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节奏布鲁斯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节奏布鲁斯研究
【摘要】: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简称RB),是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一种流行音乐类型,由美国黑人在布鲁斯、爵士乐等音乐体裁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 节奏布鲁斯在发展初期,便因具有很强的舞曲性质而受到美国黑人的广泛欢迎,也因此打破种族界限进入白人文化生活领域,它作为摇滚(Rock’N’Roll)的主要源头,对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节奏布鲁斯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黑、白、拉丁等多种文化传统,衍生出索尔(Soul)、放克(Funk)、迪斯科(Disco)、都市索尔(Urban)等一系列的“黑色风格”族群,同时也为摇滚乐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现已成为世界流行乐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黑人节奏布鲁斯音乐为研究对象,以考察节奏布鲁斯音乐在其首个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文化特征为目的,在系统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本文在对这种具有根源性意义的早期节奏布鲁斯音乐形式的风格来源、艺术特征和风格发展分支进行形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此一时期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把节奏布鲁斯音乐放置在其所处的文化空间内进行文化学研究,最终得出对于节奏布鲁斯音乐文化存在的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并对节奏布鲁斯音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出评判。 正文分为五个部分: 一、绪论:对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音乐的”和“文化的”两种视角来较为全面的考察节奏布鲁斯音乐的新观点,并对本文论域作出界定; 二、节奏布鲁斯的名称及风格来源; 三、节奏布鲁斯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分支; 四、节奏布鲁斯音乐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早期节奏布鲁斯音乐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经济、科技、文化三个层面的立体分析; 五、结语: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节奏布鲁斯所具有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总结,并对这种音乐形式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作出评判。
【关键词】:节奏布鲁斯 风格特征 文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9.7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一、选题缘起及写作意图9-12
- 1、为“节奏布鲁斯”正名9-10
- 2、为我国流行音乐创作提供借鉴10-11
- 3、提请国内学术界对节奏布鲁斯音乐加以重视11-12
-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资料使用的说明12-14
- 1、国内研究现状及研究资料掌握情况12-13
- 2、国外研究资料13-14
- 3、相关音响、音像资料的收集情况14
- 三、对“节奏布鲁斯”的概念界定及本文取域14-17
- 1、音乐学的视角15-16
- 2、社会文化视角16-17
- 四、关于研究难点的几点说明17-19
- 第一章 节奏布鲁斯的名称及风格来源19-26
- 第一节 “节奏布鲁斯”名称来源19-21
- 第二节 节奏布鲁斯音乐风格来源21-26
- 一、布吉乌吉(Boogie-woogie)21-23
- 二、摇摆爵士(Swing Jazz)23-24
- 三、城市布鲁斯(City Blues)24-25
- 四、福音音乐(Gospel)25-26
- 第二章 节奏布鲁斯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分支26-44
- 第一节 节奏布鲁斯音乐的风格特征26-37
- 一、节奏布鲁斯乐队的构成26-28
- 二、节奏布鲁斯演奏风格特点28-33
- 三、节奏布鲁斯演唱风格特点33-36
- 四、节奏布鲁斯歌词表现特点36-37
- 第二节 节奏布鲁斯在五十年代的新发展37-44
- 一、加入更多福音音乐元素的节奏布鲁斯37-39
- 二、嘟喔普(Doo-wop)39-40
- 三、新奥尔良节奏布鲁斯(New Orleans R& B)40-41
- 四、电声布鲁斯(Electric Blues)41-42
- 五、摇滚(Rock’N’Roll)42-44
- 第三章 节奏布鲁斯音乐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44-52
- 第一节 娱乐市场、唱片工业的商业需要和黑人生存经济层面的需求45-49
- 一、娱乐市场的需求45-47
- 二、黑人乐手的生存需要47-48
- 三、唱片公司、电台等传媒的推波助澜48-49
- 第二节 科技革新对节奏布鲁斯兴起的作用49-50
- 一、电声乐器和扩音设备的广泛使用49
- 二、录音技术设备的改良49-50
- 第三节 黑人民族自觉和对发扬民族文化的诉求50-52
- 结语52-56
- 附录1:“节奏布鲁斯”的相关文献资料辑录56-65
- 附录2:美国唱片工业统计65-67
- 主要参考文献67-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元;;论词曲风格的互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6期
2 肖红;风格特征及其再现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朱晓文;;冰心作品中色彩词的使用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4 马茜;;中国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分析[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5 曲怡;;概论钢琴小奏鸣曲的艺术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刘菊;;论汉族民歌湘色彩区的风格特征[J];歌海;2006年06期
7 孟莉;;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及特点[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赵飞;;具体音乐的技术手法及其运用[J];广播歌选;2008年06期
9 金丹;;包世臣书法分期及其风格述评[J];书画世界;2008年05期
10 赖勇军;;张晓寒山水画的风格特征和结构特征[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婷;;浅析网络语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维贤;师严明;李玲;杨宏伟;;香云纱服饰设计适应性探讨[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董小玉;;论毛泽东诗词崇高美的风格特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定;;实施名优战略再创茶业辉煌[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谭旭虎;;论文摘要风格特征·文化·主体性——浅谈20世纪上半期好莱坞电影片名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再军;蔡学文;周文利;;基于神经网络的雕刻艺术风格的机器学习[A];全国第十五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谭旭虎;;风格特征、主体性与好莱坞老电影片名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荫怡芬;;精纺毛织品机可洗整理的探讨[A];'20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姜淑梅;;花式线与装饰性面料的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楠;;民族调式音级的确定对部分复调技术教学的影响[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远;门扇的风格特征及常见问题[N];中华建筑报;2003年
2 刘荣平;唐宋应制词刍议[N];光明日报;2006年
3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邋程定华 张治 诸海滨;继续风格转换 下跌接近尾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深证100指数基金经理林飞;指数增长的动力[N];证券时报;2006年
5 港澳资讯 马晋;顺势而为 基金偏爱98只小盘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陶为衍;陶冷月的“新中国画”及其真伪鉴别(上)[N];美术报;2006年
7 刘钦明 文华 黄新华;《越洋电话》:歌唱盛世新农村[N];南昌日报;2009年
8 姗姗;从色彩学谈首饰的搭配[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刘金吾;民族舞蹈不能失去自己的“根”[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龙跃;重点挖掘个股机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赵群;纱线与织物同机弯曲表征及建模分析[D];东华大学;2006年
2 霍明宇;宋代令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4 唐虹;基于面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半紧身裙造型风格特征主客观评价与预测[D];东华大学;2008年
5 鲁伟明;书法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新型服务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7 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8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9 刘毅;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特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节奏布鲁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曹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沈建军;五声性调式和声的风格特征及成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炬宇;平面公益广告设计风格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戴迎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黄金萍;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比较风格传递[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王娅卓;河北省昌黎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谢洪霞;陈洪绶人物画风格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婧霞;试论院体画的风格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岭;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上的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27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