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创作中所展现的艺术价值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创作中所展现的艺术价值
【摘要】: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艺术创作上,他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与创造、超越与升华,形成了曲式结构严谨、和声复杂多变、力度对比鲜明等风格特点;在精神品格上,他以音乐为号角,为民众的觉醒而呼唤,为时代发展而呐喊,他的作品因为深邃的精神内涵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展示了非凡的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创作 艺术价值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一、前言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秋菊;浅析贝多芬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大同;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研究二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昕;;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与演奏处理[J];文教资料;2011年12期
3 汪黎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诠释[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贝妮;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钢琴伴奏的演奏处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宇歆;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天”音乐分析和演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邓军;付诸“理性”的精神诉求[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丁洋;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的音乐内涵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雷蕾;贝多芬《C小调主题及三十二首变奏曲》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张睿;论启蒙思想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宁;浅谈贝多芬与舒伯特的创作风格[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肖安平;艺术歌曲的审美认识及其特点[J];齐鲁艺苑;1999年02期
3 邵桂兰;姜萍;柳华方;;试谈贝多芬音乐创作中的自然美主题[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4 钱仁康;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民歌主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李晶;源自心灵深处的爱情之声——贝多芬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姚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展开部和声特征分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郑品乐;简论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竹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的比较与特点[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赵云;;贝多芬:在音乐的海洋里寻找爱情与自我[J];中国工会财会;2006年06期
10 刘沛;早期西方歌曲史略──从法国游吟歌曲到德国艺术歌曲[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晓燕;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月娥;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吴萍;;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风格初探[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2 连续敏;;向他者呐喊的音乐心灵——试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J];艺苑;2007年10期
3 ;“金歌劲舞热”在沪逐渐降温,贝多芬作品引来购票“长龙”[J];人民音乐;1985年11期
4 蔡明莉;走近贝多芬交响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孙皓;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名碟漫谈[J];音响技术;1999年03期
6 安宁;从斗争到胜利——歌剧《费黛利奥》述评[J];音乐研究;2002年04期
7 石硕;普罗DVD9版贝多芬交响曲全集[J];视听技术;2004年11期
8 金慧;永恒的黎明——“华尔斯坦奏鸣曲”学习、演奏之管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鲍尔·罗尤奈 ,江晨;浅贝多芬析《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1)(上)[J];钢琴艺术;2005年11期
10 白涛;;贝多芬钢琴小品的演奏——以作品Op.126为例[J];音乐探索;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伊娜;;乐圣贝多芬钢琴才能的启示——对中国当前钢琴教学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叶芳;;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美学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齐国;;音乐与情[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苏永进;李朝润;;办好社会音乐的一个有益尝试——浅谈创办江苏电视艺术团的体会[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7 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在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上的学术报告[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众川;;理工科院校应重视音乐素质教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伍润强;;音乐 时代大潮的浪花——谈潘军伟的两本书[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10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育辛;拜谒贝多芬故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 音乐评论家 刘雪枫;最后的贝多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刘雪枫;心灵风暴与神圣的安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伊君;诗意与失意[N];音乐周报;2003年
5 卞祖善;简洁质朴 生动活泼[N];音乐周报;2004年
6 马跃;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N];音乐周报;2002年
7 戴定澄;洋溢着人性温暖与渴望的诠释[N];音乐周报;2003年
8 (日)泷本裕造 赵光 译;质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研究(上篇)[N];音乐周报;2007年
9 马萱译自《联合报》;遗失115年的贝多芬乐谱手稿被发现[N];音乐周报;2005年
10 张欢;北大小琴童纪念贝多芬235周年[N];音乐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8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娟;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的创作特征与演绎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2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振华;论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及演唱[D];河南大学;2009年
6 张炫;从贝多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看其风格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董方;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的研究与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雪莎;奏鸣曲式在贝多芬钢琴套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雯;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高潮处理手法[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焰;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7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