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位技术中的传统音乐神韵——贾国平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复调思维诠释
本文关键词:多元对位技术中的传统音乐神韵——贾国平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复调思维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贾国平 多元对位技术 音响事件 传统音乐神韵
【摘要】:贾国平教授创作的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是一部在创作理念和多声写作技术上充满新意的作品。作曲家立足于传统音乐,通过多元化对位技术的综合运用,将音响事件与表现生动的传统音乐神韵相结合,体现了作曲家复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立足传统、努力开拓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
【关键词】: 贾国平 多元对位技术 音响事件 传统音乐神韵
【分类号】:J614.2
【正文快照】: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贾国平教授于2000年至2001年间创作了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①,并于2001年10月31日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之后,十余年间又演出多次。因在独特的个人风格中渗透了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神韵,该作品受到了国内外的格外关注和好评。该作品标题“孤松吟风”出自我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王琴;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看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哠;后现代主义音乐的文化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吴晓娜,陈永;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渗透”——由“中国钢琴学派”想到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代百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汪立三钢琴曲《#F商:书法与琴韵》中的“中国风格”探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童忠良;一百八十调及其基因图谱(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沈亚丹;论汉语诗歌语言的音乐性[J];江海学刊;2001年05期
7 徐国庆,杨丹,王彬洁,文俊浩;乐音识别方法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5年04期
8 李启福,钟善金,欧阳绍清;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和”之思想——兼析朱践耳现代室内乐作品《和》[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9 廖爱武;蔡兰妹;;中国标题音乐与改善输液中心人文环境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10 姚莉莉,王晓平;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超颖;;普通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刍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4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郑俊晖;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冯卓慧;商周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邵晓洁;楚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丽华;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仕慧;《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熊辉婧;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丽;论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D];河南大学;2005年
5 张宁;中国传统音乐与古代文学共生关系的历史考察[D];河北大学;2004年
6 石青;可贵的探索与创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程贞玫;“比兴”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志菲;中国当代颂歌的文化形态(1949-1979)[D];暨南大学;2005年
9 丁艳;江苏民歌曲调逻辑因素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月芳;论丁善德早中期钢琴音乐的中西音乐文化因素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兴旺;;简素化繁乐 灵魂铸啸歌——现代交响乐《冰与火的幻象》音乐学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128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2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