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音准的探索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合唱音准的探索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唱 音高 音准 音准表达的“绝对性” 音准表达的“相对性”
【摘要】: 在合唱这个音乐门类中,和谐与合唱作品的内容揭示有着极为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合理的音高与音准作为构成和谐的重要因素,其存在是不可替代的,从而对它们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在现实意义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意以音高音准为切入口,通过对其本质上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包括理论上的物理声学、生理学、音乐心理学等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声乐、和声学等等方面,再结合合唱艺术这个音乐门类,力求从中找出合唱音准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音准同样,既有理论方面客观的音准表达的“绝对性”存在,又包含了音乐中表达情感的主观相对性因素。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合唱音准的共性与特殊性,以及合唱音准观念在不同前提下的多样性,并从音准观念方面总结理论与排练实际结合的经验,使得合唱作品的演绎更为风格化,从理论、声乐等角度,帮助指挥者理清楚训练合唱音准的正确观念,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此则本人写作的主要动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金雷;;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刘芬;;工科院校音乐选修课教材的分析和设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王丽燕;孙英;;浅谈女性在音乐中重获诠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向清;大型电力设备用光纤振动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1994年01期
6 徐菁菁;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的影响与作用[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7 陈学斌;余世浩;华林;颜士伟;;数控精密冷辗环机伺服进给系统的刚度分析[J];轴承;2006年01期
8 夏长城,向建国;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影响的研究[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9 陈晓敏,王廷玉;浅谈心理因素在演唱中的重要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熊水斌;论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中的音乐效应[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政;;“内心听觉”训练法之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刘丹;;音乐审美的共性与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游妍丽;;透过音乐教育和大脑的关系引发出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鲁恩雄;;小学生与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曲宁;刘红宁;;成就目标与表演焦虑[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涛;高g值环境典型微结构动态特性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庆丰;抗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卸载分析方法[D];天津大学;2003年
3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谢雪梅;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分形[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镇波;云杉木材共振板的振动特性与钢琴声学品质评价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陈啸;京派散文:走向塔尖[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姬;音乐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李丽芳;英诗中的语音效果[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滕儒民;高空作业车的动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丁德勇;船舶桅杆结构振动特性计算预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谢颖颖 ;王昆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根方;OMR研究与原型系统开发[D];浙江大学;2003年
7 张东晓;当代阮乐艺术普及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林;架空输电线防振器性能研究及安装位置的精确计算[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石万祥;港口门座起重机故障分析及振动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9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4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