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7 15:11

  本文关键词: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五声性 多宫综合 旋律 《红楼梦》 《党的女儿》


【摘要】: 民间音乐旋律中存在着一种调似转非转的“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这一现象的特点是在旋律发展过程中将不同宫的五声进行综合运用,使偏音具有它宫正声的意义。旋律在保持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宫接触,充分体现出五声性调式体系丰富的表现性能。文章上篇主要论述这一现象的构成基础、使用方式和主要特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音乐创作中,这种现象得以进一步地体现、发展和运用,即在同一曲调中多个宫系进行深入融合,具有多宫一体化的趋势。电视剧《红楼梦》系列插曲和歌剧《党的女儿》是在我国当代音乐生活中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两部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都有大量的体现,文章下篇将通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在这两部作品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去探讨音乐旋律的民族化和多样性,以期体现出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在当代音乐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善武;黎英海民族调式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之三[J];音乐研究;2004年04期

2 李汉杰;宫调体系之综合辨析[J];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02期

3 钱永利;《红楼梦组曲》与小说《红楼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杨善武;五声综合调式理论之认识——《黎海英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下篇)[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杨善武;黎英海的五声综合调式理论——《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之二[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1152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52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