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传统艺术——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08 04:04
本文关键词:口头传统艺术——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河洛大鼓 口头传统艺术 程式化 口头程式理论 说唱艺术
【摘要】:作为口头传统艺术的河洛大鼓,除了在演述创编方面呈现出了与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相近的程式化特征外,在音乐创作、演出程序以及演出习俗方面也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程式,其形态表现为祭祀程式、演出程式、音乐程式和描述程式。在现代艺术媒体已成为主流的今天,这些还携带着人类初始文化信息的口传艺术显得更为珍贵,它不但没有被日趋普遍的书写和文本理解的方式所取代,而且还以留存至今的生命力,证明了那最纵深的也是最持久的人类表达之根。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作者简介:马春莲(1954-),女,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级访问学者。(河南洛阳471003)①黄旭涛:《民间小戏中的口头诗学——山西祁太秧歌的一种研究视角》,《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第90页。②那贞婷:《“花儿”牡丹程式探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
本文编号:1155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5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