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非独立功能和弦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11-08 11:41

  本文关键词:非独立功能和弦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独立功能 非独立功能 辅助 延留 倚音 持续音


【摘要】:根据和弦在和声进行中的不同作用,分为独立功能和非独立功能和弦两大类。本文主要以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肖邦、柴可夫斯基的若干首钢琴小品为例,来探讨非独立功能和弦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其运用等相关问题。文章在提出非独立功能和弦的所指及其特征之后,将非独立功能和弦按照四六和弦、外音和弦以及持续音基础上的和弦来分类,并就各类和弦的运用进行了实例阐述。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城市职业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14
【正文快照】: 一、非独立功能和弦的所指及其特征在传统和声学中,根据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备独立功能的和弦。此类和弦在和声进行中起着骨架、支柱性作用,对于和声的功能逻辑进行,调式调性的明确、稳固,曲式结构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另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永福;“调式交替”理论之比较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张志海;五声性和弦的结构概念辨析及使用特性上的再分类[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田文;;从全息角度探究《土楼回响》和声运用的规律[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4 庄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法概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刚;谈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馨婷;多个研究角度下的斯克里亚宾早期钢琴奏鸣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颜胤盛;继承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江姝璇;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钢琴织体的和声技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颖峰;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李锐;论俄罗斯当代手风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D];西南大学;2006年

7 冯淼;《库泊兰的坟墓》中拉威尔的古典精神体现[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里;“交替调式”与“调式交替”之勘误以及相关转调概念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魏楠妮;西贝柳斯作品中的北欧风情[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樊金霞;黎英海钢琴作品和声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强;;视唱调式变音之练习——从自然音体系向半音体系过渡的中间环节[J];黄河之声;1999年06期

2 飞飞;;Sibelius 6与Finale 2010对比评测[J];乐器;2010年02期

3 甘柏林;盲人和音乐[J];人民音乐;1982年10期

4 黄文达;;音乐在电影中的功用及其发展[J];中文自修;1996年06期

5 王晔;;谈主调性合唱作品的音色音量——以中国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为例[J];飞天;2011年12期

6 李宁;;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准训练[J];音乐生活;2008年07期

7 李浪;;唐代乐艺美学思想考论[J];敦煌学辑刊;2010年03期

8 彭湃;;再议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4期

9 彭姝玲;;论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色[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格曲;;藏传佛教铜号鼓钹乐队[J];西藏艺术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瑾;;非独立功能和弦辨析[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本文编号:1157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57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