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背、析、研——《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会
本文关键词:熟、背、析、研——《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会
【摘要】:作者从事《中国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及其相关课程教学工作50余年。实践中体会到,每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过程,就是"熟、背、析、研"不断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熟,就是熟悉,要熟悉教材,熟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献、音像资料,熟悉掌握与教材相关联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背,就是背唱,背民歌、戏曲曲艺唱段以及优秀的传统器乐曲。析,就是分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章节结构,探讨适合该教材、适应当地学生情况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研,就是研究,从自己所在地区传统音乐的学习钻研开始,逐渐扩展到其它地区、全国,乃至于他国、他民族的传统音乐,提倡"教学必须科研,科研促进教学"。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4
【正文快照】: 熟、背、析、研多年来,我所从事的主要是《中国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从事过《音乐名作赏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1961年大学毕业至今,51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过程就是“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琼;;地方高师《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戏剧;2011年03期
2 焦一梅;;加强常态性交流为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而努力——《中国民族音乐》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培训研讨会综述[J];民族音乐;2008年06期
3 多吉欧珠;;《中国民族音乐集成》西藏卷编辑部工作简况[J];西藏艺术研究;1986年02期
4 张宁;大型民乐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大型民族音乐会《岁月如歌》及其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2005年07期
5 杨承志;;打造中国民族音乐品牌 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写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2007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开幕之际[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7年06期
6 陈曦;;弘扬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观的辩证统一[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7 张中笑;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之困惑[J];人民音乐;1990年02期
8 任飞;;“述而不作”与“述而又作”——读《中国民族音乐》(高教版)[J];福建艺术;2009年03期
9 陈希;;浅析武侠电影中的中国民族音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涛;;中国音乐学院举办“民族音乐活态教学汇报”演出[J];人民音乐;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丹丽;;和声教学的三个侧重——“和声与曲式”课程教学的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林冰清;;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构想[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刘永平;;研究生“现代复调音乐”课程教学略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宋迪;;浅论高校传媒音乐教育中和声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蒲倩;;高师声乐教学基础阶段新模式改革的尝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吉林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7 陈玉丹;;在《音乐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发展学生音乐智能的策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丁铃;;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的教学平衡[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韩春英;韩甲;任力;;新疆舞与健身操融合的实验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丽萍;朱哲琴:要让世界听到中国民族音乐[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姗姗;求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坐标[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吴伟农 丁宝忠;中国民族音乐会享誉联合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伦兵;成功背后也有尴尬[N];人民日报;2003年
5 宋飞;“月映千江”话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启民;赤峰雅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N];赤峰日报;2010年
7 伦兵;中国民乐金色大厅遭遇尴尬[N];音乐周报;2003年
8 春丽;王宏伟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N];文艺报;2008年
9 ;彭家鹏:民乐未来不在金色大厅[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徐沛东;在“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鑫;手风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经典作品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姝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不朽华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窦文钰;多媒体技术在高师音乐专业《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阿尔古娜;内蒙古音乐与现代音乐互动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美虹;论声乐教学在影视表演专业的定位及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世奇;云南高师本土音乐教育可行性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7 段小丽;赵元任音乐思想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夜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伍彦谚;《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巴娜娜;集草原声韵 成文化宝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79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7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