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禾伴嫁歌传承略探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禾伴嫁歌传承略探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嘉禾伴嫁歌是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传承价值。当前如何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值得今人思考。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艺术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科研资助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禾伴嫁歌的发掘和研究》(项目编号:11B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122;J607
【正文快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各个群体和团体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试论音乐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J];音乐探索;2007年S1期
2 陈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胜浦山歌传承与保护初探[J];黄河之声;2010年05期
3 曹文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藏族歌舞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建生;;南音的传承与教育[J];艺苑;2010年06期
5 祖力菲亚·斯拉依;;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问题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马志伟;;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舞完好传承之初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7 杨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罗卉;;论侗族大歌的历史演进及人文生态保护[J];音乐创作;2010年03期
9 胡玲梅;;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保护[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10 苏晓红;;黔东南反排木鼓舞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向[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玫;张倩;李志民;;守护城市的古老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高瑜;褚艳;边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谈我们河北民歌[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张助群;;辽西太平鼓[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4 崔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特色文化之乡[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周兴燕;;关于“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再度调查浅识[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罗斌;;野草与鲜花的芳香——关于回族舞蹈保存与发展的思索[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李晓燕;;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指挥表演“八卦鼓”舞[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9 胡怿琼;;潞安大鼓生存现状之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蔡晓绚;;地方文献与广州地区民俗音乐文化[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娟;青春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旧曲新唱”[N];广西日报;2009年
2 韩爱青 张博 齐琦;津门法鼓面临后继无人之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闫恩泽;热巴舞动新生活[N];西藏日报;2009年
4 董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岂能过度商业开发[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周静;贵州侗族大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贵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焦雯;“非遗”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在沪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记者 谌强;非遗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在沪举办[N];光明日报;2008年
8 记者 傅裕;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N];延边日报;2009年
9 记者 申东;我区非遗项目首次搬上舞台[N];宁夏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可;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出炉[N];汕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学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田素庆;“原生态”的幻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梅英;传播学视域下佤族木鼓文化源承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赛吉拉胡;叙事民歌表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传播学视野下“花儿”的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徐晓旭;从《丽水金沙》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韵;沧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茹;汉中勉县社火[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巩s,
本文编号:1191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19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