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合唱的历史看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19 22:22
本文关键词:从中国合唱的历史看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合唱音乐 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 中国合唱音乐萌芽于19世纪末在中国新式学堂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种歌唱形式“学堂乐歌”。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国合唱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近百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挣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寻求救国、强国、富国之路的历史。近百年的中国合唱音乐,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9世纪末新音乐萌芽到20世纪20年代合唱音乐,都传递着反帝、反封的先进思想,唤起中国人的斗争意识。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歌咏运动”掀起中国合唱音乐的高潮,吹响了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到底的号角,成为团结中国人一致抗日最有力的文化宣传手段。解放战争时期,合唱音乐成为号召苦难民众同蒋家王朝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作斗争的舞台,传递着苦难民众渴望建立新中国的呼声。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合唱音乐,是一面敲击奋斗之声的锣鼓,鼓舞中国人自力更生,为建设新中国努力奋斗。改革开放至今的合唱音乐,是宣传改革开放国策、号召中国人在富国之路上不断前进的播放机,充满激情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富强而歌唱。 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大量运用合唱音乐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和政治斗争的宣传工具。无论什么时期,中国合唱音乐都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充当传递民众心声和宣传先进政治文化的工具。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中国合唱音乐的社会功能都不会改变,而是随着主要社会矛盾和社会建设主要任务的不同而改变宣传内容。 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当前的主要社会任务。当前的中国合唱音乐和近百年各个历史时期一样,面临着新的社会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到文化宣传和精神鼓舞的积极效用,作为宣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组织手段,为稳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当前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合唱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重视合唱音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有效地对合唱音乐进行组织,能够使合唱音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成为宣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有力的组织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1205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0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