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黎哥莱托》中男高音曼图亚公爵三首咏叹调的演唱研究
本文关键词:歌剧《黎哥莱托》中男高音曼图亚公爵三首咏叹调的演唱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威尔第 歌剧 《黎哥莱托》 男高音 咏叹调 演唱 研究
【摘要】: 本论文以威尔第歌剧《黎哥莱托》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歌剧中男主人公曼图亚公爵三首男高音咏叹调的演唱艺术。本文首先从三首咏叹调的多个角度探究该剧男主角公爵的多重个性,意在为歌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提供参考。接着从速度处理、语音技巧、节奏把握、力度控制四个方面对三首咏叹调的艺术处理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出发解析了三首歌曲演唱中的难点与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这三首咏叹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对男高音的训练能起到一个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向宁;;再谈威尔第歌剧创作[J];音乐天地;2009年01期
2 蔡玲;;威尔第不同时期的创作述评[J];作家;2008年20期
3 张劲草;;女高音咏叹调《为什么? 为什么?》音乐解析[J];华章;2010年36期
4 李秀敏;;“飞吧,理想,展开金色的翅膀”——谈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及《茶花女》中音乐人物形象的塑造[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靳冉;;论威尔第《法斯塔夫》中喜剧形象的塑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6 牛茹;;威尔第在歌剧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贡献[J];艺术探索;2007年S1期
7 张婉祺;;经典之作中的经典角色——论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中莱奥诺拉的演唱[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刘杨;;威尔第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艺术表现要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3期
9 陈石萍;;名著、歌剧与音乐——威尔第和他的歌剧《茶花女》[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姚屹东;;论威尔第的歌剧创作[J];理论界;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江;;属七和弦中三全音的价值及律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娴;袁晨野 唱威尔第歌剧是“男中之难”[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傅显舟;新歌剧创作的老问题[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周云;飞翔吧歌剧,乘着金色的翅膀[N];东方早报;2011年
4 刘诗嵘;热心公益的威尔第[N];音乐周报;2001年
5 刘洋洋 译;聆听C·蒙特威尔第[N];音乐周报;2002年
6 许渌洋;《弄臣》:不只有努奇[N];音乐周报;2010年
7 刘诗嵘;《塞柯与樊泽蒂》对我国歌剧创作的启发[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杨燕迪;半个世纪的长气息“渐强”[N];文汇报;2001年
9 卜大炜;探察莫扎特音乐的“DNA”[N];音乐周报;2006年
10 刘春;转身远去的皮娜·鲍什[N];中国艺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满新颖;中国歌剧的诞生[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红粉;论威尔第歌剧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杨;咏叹调演唱中的二度创作问题[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3 庞洁;从苔斯特蒙娜的音乐及唱段诠释看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殊途同归的女性命运[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4 程翔;轻型不“轻”[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陈丽莉;宣叙调在17-19世纪西洋歌剧中的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艳伟;威尔第三部歌剧中的男中音角色塑造[D];河南大学;2007年
7 张慧娟;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8 刘喜;瓦格纳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玉;论19世纪欧洲歌剧创作中音乐戏剧性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易巧丽;论格什温歌剧《波基与贝丝》的艺术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9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