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南音“五枝头”指套衍进探究
本文关键词:明清南音“五枝头”指套衍进探究
【摘要】:南音指套《趁赏花灯》、《心肝跋碎》、《一纸相思》、《为君去时》、《自来生长》,是海内外南音人必修的重要功课,俗称"五枝头"。明清时期,"五枝头"从散曲(或南戏)唱词萌生衍进,发展到附工ㄨ谱形成完整套曲,其衍进发展对南音传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论文从《明刊三种》中探索"五枝头"指套在明代时期的萌芽迹象,从清代《琵琶指法》和《文焕堂指谱》中分析"五枝头"指套在清代时期的衍进发展现象,从田野调查和资料中考证"五枝头"指套的口头俗称及主流引领价值,旨在为揭秘南音传承历史,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项目“福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明清南音文献指谱衍进探究”(编号2011B192)成果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作者简介:李寄萍(1954~),男,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教授。(福建福州362000)①“指谱”意为“指”和“谱”,“指”即指套(声乐套曲),“谱”即大谱(器乐套曲),此处“指谱”用作指套。见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台南胡氏拾步草堂合编:《清刻本文焕堂指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佳阳;;泉州南音滚门【想思引】初探[J];北方音乐;2010年08期
2 张光宇;尚晶;;南音“蓝青官话”读音叫字之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李雅楠;;泉州南音申遗成功前后的对比与思考[J];大舞台;2012年02期
4 张兆颖;南音唱腔社会审美的时代性差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陈文革;;在纵横中体现互渗 在融通中实现转型——王耀华民族音乐学学术思想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何丽丽;;明清时期琵琶在民间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王耀华;;中国南音的保护与传承[J];福建艺术;2008年01期
8 张兆颖;;王耀华先生南音研究的方法及特点述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9 许彩萍;;南音琵琶演奏艺术的萌芽期与形成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4期
10 黄莹;;论泉州南音的海洋性文化特征[J];歌海;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东雪;当代泉州南音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蒯卫华;昆曲商调曲牌曲腔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张兆颖;明、清南音传本曲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艳;徐州柳琴戏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吴浩琼;琵琶音律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3 朱芳;《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考释[D];华侨大学;2011年
4 孙丽伟;琵琶文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文革;南系核心腔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梁虹;论南洋四国的中国艺术(1644-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敏红;泉州南音乐社传承现状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志艺;清代弦管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林静;泉州高甲戏音乐与乡土艺术音乐关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瑞珊;明式家具的金属饰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年01期
2 ;简讯六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 王芳;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02期
4 王达;中国明清时期农书总目(续)[J];中国农史;2001年04期
5 朱亚非;明清时期儒学东渐日本简论[J];孔子研究;2004年05期
6 马宗正,吴静;明清时期宁夏集市发展初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张晓东;;明清时期甘肃进士的时空分布[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吴媛媛;;明清徽州灾害初探[J];兰州学刊;2006年07期
9 韩云伟;王尚义;;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郑辉;;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甘满堂;;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姚兆余;;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文学;;从商业教科书看明清晋商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李剑平;郑庆春;;明清时期的晋商民居[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9 唐建军;陈学文;仇名虎;胡永吉;;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沈e,
本文编号:1296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9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