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6 06:04

  本文关键词:“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 出处:《中国音乐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乐本体”思维模式 吕氏春秋 秦汉道家音乐思想 行适 心适 音适


【摘要】:本文认为,当《吕氏春秋》对"适"的概念从"行适"、"心适"、"音适"这三个方面作具体的概念界定时,就已经将一种认识音乐存在的思维模式(甚至文化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学理的角度看,其概念界定和区分本身,已经具备从"行为、形态、观念"三要素来认识音乐的理论特征,这正是"乐本体"思维模式在两千多年前的具体呈现。本文还认为,在《吕氏春秋》的天道自然观中,音乐的产生具有数理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两个基础,并指出,《大乐》、《适音》诸篇中使用的"和"、"适"这两个概念,都是为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而设定的概念,具有不同以往的音乐哲学思维高度。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从音乐学术史的角度看“,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音乐思想中的存在,①最重要的文献,可以提到《礼记·乐记》和《吕氏春秋》中的一些篇章。相比较而言,比《礼记·乐记》成书更早,对“乐本体”思维模式的分析和表达学理性更强的,是秦汉道家代表性著作《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廖荣娟;;《古书疑义举例》文例略论(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刘明荷;;“因”义源流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4 储小e,

本文编号:1336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36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