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5:39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研究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是以内蒙古哲里木盟地区蒙族民歌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本地区蒙族民歌汉化的原因。草原民歌独特而鲜明的特点,有着高度完整的艺术性,这些特点在哲里木盟民歌中都有所体现。哲里木盟是内蒙古蒙族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与汉族人融合最为密切的地区,其哲蒙的民歌也有着不同其他盟的特点和蒙汉融合特征。笔者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本地区的蒙族民歌汉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等途径,产生碰撞、冲突乃至相对抗,打破原有体系的相对平衡状态形成新的音乐形式。在这样的融合过程中,既有交流,又有扬弃、重组,从而“融合”出一个全新的音乐文化体系。从我国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看,哲里木盟蒙族民歌的汉化就是很明显的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果。 二、从科尔沁草原文化在辽、金、蒙古帝国、元及明清时期的史料及乐志的分析中,找出哲里木盟地区汉文化对蒙族民歌影响的历史因素;通过对题材、体裁及歌词等方面的分析,论述本地区蒙族民歌汉化音乐特征。 三、哲里木盟蒙族民歌经过长期的汉化过程,在音乐性格、音阶、调式、节奏、曲式结构及伴奏上都有所变化,本论文深入剖析其汉化原因所在,借此用以填补对哲蒙民歌的现状研究。 四、通过对哲里木盟地区的田野调查,倡导人们对传统音乐衍变的正确认识和保护,使其能够在社会音乐中有着良性循环,倡导人们更为关注哲盟地区民歌的传承和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0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忠;;科尔沁叙事民歌《达那巴拉》艺术特色探析[J];艺术探索;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艳;通辽地区蒙古族民歌的色彩风格划分及艺术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春红;东北汉族民间小调与乡土因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宁;科尔沁叙事民歌中戏剧元素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37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3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