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来自佛教世界的“声音”——周耘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

发布时间:2017-12-30 14:37

  本文关键词:来自佛教世界的“声音”——周耘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 出处:《人民音乐》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佛教音乐 中国佛教 音乐观 传入中国 音乐形态 梵呗 和谐 黄老之术 宗教文化 戏剧性特征


【摘要】:正2011年10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周耘教授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觉群丛书),全书分为四章:一,梵呗佛乐、艺术奇葩;二,晨钟暮鼓、礼敬诸佛;三,庄严道场、宣唱法理;四,禅琴合一、悟道修身。我以为,读其著作,可以使人较快地了解佛教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佛教的东来与其音乐的华化公元前6—前5世纪,佛祖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时就使用音乐,以"清净和雅"的呗唱来演说经法。大致在东汉明帝之时,佛教由西域陆路传入中国。接着,佛教又从锡兰经海道传入中国。佛教东来之初,其影响还仅限于诵经祈祷等宗教仪式,华人将它与黄老之术等量齐观。到汉桓帝时,西域僧人安世高来洛阳讲《长阿含》等小乘经,后来,支娄迦谶也来洛阳译《道行般若》等大乘经,此二人精通华语,以汉文讲佛法,才学博妙。此时,中原人开始注意到在六经以外尚有义理
[Abstract]:......
【作者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8
【正文快照】: 2011年10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周耘教授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觉群丛书),全书分为四章:一,梵呗佛乐、艺术奇葩;二,晨钟暮鼓、礼敬诸佛;三,庄严道场、宣唱法理;四,禅琴合一、悟道修身。我以为,读其著作,可以使人较快地了解佛教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青;;中国佛教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音像大百科·佛乐系列·前言》[J];法音;1989年03期

2 王敬宜;中国佛教音乐史考略[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周晓琳;;音乐和谐 世界和平——从江西省首届佛教音乐会谈起[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2期

4 袁静芳;传统音乐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拓展——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室与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林木;;峨眉山佛教音乐[J];民族艺术;1990年04期

6 程乾;;“第三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2006年03期

7 悟法;携手弘法 梵呗连心——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巡演缘起与纪实[J];法音;2004年07期

8 田青;音乐,宗教间的桥梁──北京佛教音乐团在德国“国际宗教音乐节”[J];佛教文化;1996年05期

9 韩军;五台山佛教音乐[J];中国音乐;1990年01期

10 韦民;;白马寺佛教音乐初探[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魏常海;;中国佛教密教与日本真言宗[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3 魏德东;;当代中国佛教的保守与开放[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成有;;中国佛教哲学的系统诠释——方立天先生《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简介[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6 施伟达;;佛教中国化的艰难历程[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7 陈金龙;;论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界的抗日活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8 何红艳;;汉译佛典与杜诗语汇[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9 业露华;;佛教与中国民俗[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10 圣凯;;六朝佛教礼忏仪的形成——以悔过法、唱导、斋会为中心[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娟;“促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我责无旁贷”[N];福建日报;2006年

2 白正梅;念佛不忘救国[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学诚;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创作学术精品 推动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11年

5 见习记者 丰开罡;让释迦塔走向世界[N];朔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世辉;佛诞听梵音 妙乐洒西山[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记者崔士鑫;李瑞环会见中国佛教协会全国代表会议代表[N];人民日报;2002年

8 权生红;中国佛教名寺——法泉寺(上)[N];白银日报;2005年

9 张世辉;释迦塔与中国佛教研讨会在晋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魏德东;中国宗教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同兵;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D];四川大学;2002年

2 彭肜;中国佛教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4 李金菊;汉传佛教养生的历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5 李琳;中国佛教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兰天;中国佛教早期判教理论述评[D];西北大学;2004年

7 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吴慧娟;福建仙游三—教仪式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郭征宇;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訾翠霞;中国佛教孝思想的特质及现实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何华;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4 曹琳;五台山佛教音乐中保存唐曲子的考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王黎珏;不共的音乐之美[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高秀峰;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霞;古都梵音[D];河南大学;2011年

8 黄利发;中国佛家与儒家孝道思想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玮轩;从《羯鼓录》看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钱慧;六朝佛教音乐本土化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355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55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