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王玉磬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10:16

  本文关键词:王玉磬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研究 出处:《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王玉磬 河北梆子 老生 唱腔


【摘要】: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系统的一个重要代表剧种,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其兴盛时期。在河北梆子产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成绩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但比较优秀的女老生演员并不多见。在河北梆子领域中,王玉磬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她在其“学艺”—“授艺”的艺术道路上,结合自身条件,对河北梆子老生唱腔进行了革新,对丰富和发展河北梆子唱腔音乐做出巨大贡献。 本文试图从音乐学的角度,对王玉磬的河北梆子老生唱腔进行全面的归纳和分析,通过对其代表唱腔唱段的分析研究,探索其唱腔艺术对当代河北梆子音乐的价值。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梆子腔与河北梆子的历史渊源做简单梳理,并指出梆子腔与河北梆子的关系。在第二章中,分析王玉磬的河北梆子老生唱腔。在第三章中,阐述王玉磬的艺术成就,并提出“王派”唱腔艺术的确立。结论部分,总结“王派”老生唱腔的特点,并对如何传承和发展河北梆子剧种提出自己的思考。
[Abstract]:Hebei Bangzi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Bangzi tune opera, from 1870s to 1930s is the period of prosper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ebei Bangzi, emergence of a group of outstanding performing artists, but the more outstanding female actor Laosheng is rare. In Hebei opera in the field, it can be said that Wang Yuqing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In her "Apprentice" and "teach art" on the road of art,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conditions of Laosheng tune of Hebei Bangzi innovation,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ebei opera singing music.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Analysis on Wang Yuqing's Hebei Bangzi Laosheng tune, by analyzing the representative aria aria,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singing art of contemporary music of Hebei opera.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Hebei Bangzi Bangzi and do a simple comb, and pointed o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Hebei Bangzi opera.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nalysis of Wang Yuqing's Laosheng tune of Hebei opera. In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Wang Yuqing's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faction" singing art.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ction" Laosheng tune, and on how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Hebei Bangzi operas put forward their own thinking.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辰;裴艳玲·河北梆子·《钟馗》[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1期

2 贡淑芬;戏剧让她如此美丽——记河北梆子青年演员王洪玲[J];大舞台;2002年05期

3 杨世祥;东北戏曲史专题研究之二——梆子剧种在东北的兴衰史[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姬君超;;难能英会 瀚海沙金 评述河北梆子优秀演员王英会[J];中国戏剧;2006年04期

5 甄光俊;;起步于河北的梆子名家陈春[J];大舞台;2006年05期

6 甄光俊;;银达子 达子腔及其他[J];大舞台;2007年05期

7 赵惠芬;孟彦军;;传承燕赵之声 走过辉煌岁月——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建院50周年回顾[J];大舞台;2009年03期

8 赵爱池;崔连杰;;河北梆子流派之我见[J];大舞台;2011年04期

9 王登山;壮心不已——访著名老戏曲艺术家李桂云[J];中国戏剧;1981年03期

10 永江;刘玉玲爱唱歌[J];中国戏剧;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长德;;爱花·栽花·选花·护花 回眸20年梅花奖申报之路[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沈不沉;;京剧与温州[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刘靖之;;元代之后的水浒戏[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4 曹书杰;;即将消逝的历史文化名片——赵县西朱家庄秧歌[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刘厚生;;中国戏剧梅花奖20年[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6 胡云红;;燕赵民间文化传承的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摘要[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7 安定明;;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探讨[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淑平邋李华绚 刘成群;30名“新生”为河北梆子“输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黄小驹;河北梆子《钟馗》:魅力在各地彰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吴温邋王庆芳;齐花坦:“河北梆子永远牵着我的心”[N];石家庄日报;2008年

4 石轩;石家庄市举办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方杰;让燕赵瑰宝薪火相传[N];人民日报;2005年

6 甄光俊;王玉磬与当年的河北梆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甄光俊;王玉磬:千琢百磨一坤生[N];天津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静;辅佐三代旦角,捧红两朵梅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庆芳;省梆子剧院暑期大练兵[N];石家庄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潘跃;贾庆林出席京津冀河北梆子晋京展演晚会[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承焕;同光时期上海京剧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琳;王玉磬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2 吴守斌;河北梆子改革中的民俗性与现代性思考[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子江;高亢激越燕赵风[D];河北大学;2002年

4 蒯卫华;河北梆子和豫剧的音乐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明明;河北梆子唱腔唱法的美学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6 史韵新;河北梆子二六板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婷婷;剧坛奇葩 巾帼英雄[D];河南大学;2009年

8 左鸣;裴艳玲的戏曲艺术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9 毛一春;河北省定兴县贤寓调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王U,

本文编号:140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0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