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与传承
本文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与传承 出处:《大舞台》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传承的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本文旨在论述高校音乐教学中,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引入的方法学。其中,提出了六点建议分别是:1.理论教学的实施;2.民歌演唱;3.传统戏曲表演;4.传统器乐演奏;5.视唱练耳教学;6.原生态音乐欣赏。运用以上课堂教学,以期达到合理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Abstract]:With the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is the agenda. This paper aims at discussing the college music teaching method, heritage intangible music culture. The introduction, put forward six proposals 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 theory teaching; 2. folk songs; 3. traditional opera; 4.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play 5.; Solfeggio teaching; 6. original music appreciati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reasonab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
【基金】: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1YS041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文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给予了应有的重视。音乐文化亦不例外,从官方到民方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与行动,把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民间珍贵的音乐遗产加以整理和保护。政府及各大音乐院校在教学体系中,也逐步涉及到民间音乐文化的整理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翁敏华;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周咏;;高校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与方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米永盈;吕小凤;;综合性高校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J];中国音乐;2008年02期
5 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马雁;;对当前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思考——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谈起[J];大众文艺;2011年07期
3 尹国蔚;;近十年我国世界遗产教育教学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4 杨敏;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5 李建军;;“田丰模式”的影响与评介——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J];歌海;2012年02期
6 刘丽华;何军;;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J];旅游论坛;2009年04期
7 吴太祥;黄泽桂;;贵州音乐、舞蹈、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保护文本的制作[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2期
8 韩若男;;高师院校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4期
9 王艳玲;;多元化的传承与创作传承——再谈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传承与保护[J];黄河之声;2010年11期
10 刘焱;胡蓓蓓;;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途径初探[J];经济师;200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东雪;当代泉州南音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洁;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美玉;山东蓬莱地区民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艳哲;河北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翟燕;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梅杉;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文;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覃美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10 张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敏华;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桑德诺瓦;对一种民族宗教唱腔的个案研究与思考——兼论多媒体音乐传播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蔡良玉;;音乐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4 项阳;;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5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6 周青青;;我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思考[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7 王欣;;琴韵传古今 妙手谱华章——试论民族器乐教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J];戏曲艺术;2008年01期
8 吴洁;;试论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9 桑德诺瓦;鉴古知今 继往开来——“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评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桑德诺瓦;质疑“原生态”音乐[J];艺术评论;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阿祥;;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许政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5期
3 车玉华;赵莉;杨春好;;创新水文化的内涵[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S1期
4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芋均;杨小刚;;论民族文化传承与大学英语教育——兼论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取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6 姜又春;刘慧群;;刍议本土文化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主要特征[J];前沿;2009年10期
7 李书群;;在文化创意中传承民族文化[J];实事求是;2009年06期
8 吴维娜;虞锋波;;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审美下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2期
9 赵春美;;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8期
10 占晓芳;;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传承[J];考试周刊;2010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丽萍;;继承、保护和挖掘中文古籍文献发扬图书馆的传承精神[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繁荣;;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探索[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郑国华;;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失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刘桂清;;谈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引入”艺术[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相欣奕;郭健斌;殷湖北;;传承与融合,发展背景下的西藏城市设计——以林芝区府八一镇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7 高彬雪;李朝旭;;祖先崇拜——中国世代传承的民间宗教[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金生;王莹莹;张丽;黄龙祥;张立剑;;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传承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9 杨晓玫;张倩;李志民;;守护城市的古老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新华;陈雪丽;;竹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包装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邬焕庆;传承才能“步步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田文英;传承人的法律地位[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楚益祥;瑞恩用卓越产品传承文化精髓[N];市场报;2002年
4 乔兰;民间艺术谁传承[N];人民日报;2002年
5 特约记者 刘扬正;传承历史 开拓未来[N];中国矿业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曹滢;摄录乡土 传承文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宗立;传承历史文明 打造文化兰州[N];光明日报;2002年
8 ;中国口头传承文学面临危境[N];文艺报;2000年
9 高唐;推出精品 传承文化[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张乐 张银曙;东方绝技谁传承[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先政;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2 郑国华;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钟志勇;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8 赖晓东;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权杖交接时机影响因素及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姗;商代青铜器兽面纹与良渚玉器兽面纹关系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路文忠;革命英雄主义的传承及其时代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巩s
本文编号:1415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1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