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音乐美学的设想与呼吁
本文关键词: 全球化 西方化 后西方化 中性化 中性人 原生态 人工态 多元音乐美学 出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化"首先出现的是全球西方化,目前处于后西方化时期,其发展趋势是环境和人的中性化。"中性化"相对于原始民族性而言,具有无差别特征。以往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呈现的是自然多元状态,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以及将来的保护成果,将呈现人工多元状态。在此语境中,"多元音乐"的美学本身也应该是多元的。本文提出的设想是,在"感性论"的元约定下,由各文化圈局内人来研究自己的音乐美学,最后再拼合为"多元音乐美学"。
[Abstract]:The first thing that "globalization" appears is the westernization of the whole world. At present, it is in the period of post-westernization. Its development trend is the neutraliz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 "Neutralization" is relative to the primitive nationality. In the past, the musical culture of all ethnic groups around the world presented a natural pluralistic state, the curr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cue and future protection results. In this context, the aesthetics of "pluralistic music" should also be pluralistic. The assump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under the meta-agreement of "perceptual theory". Various cultural insiders study their own music aesthetics, and finally put it together as "multiple music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1
【正文快照】: 中性化之后,世界音乐在人工环境中按新的多元方式存活。那时的音乐美学自然是研究那时多元存在的音乐的美学。而今天,我们正处于西方化—后西方化时期,原始的自然的多元音乐文化依然存活着(但却在不断消失或变异着;有的已经灭绝,有的则受到灭绝的威胁),人工的音乐品种及其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瑾;;什么“音乐”的“美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宋瑾;;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向文;;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原生态民间音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宋瑾;;什么“音乐”的“美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强;关于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瑾;;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昌;戴军;;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J];哲学动态;1989年02期
2 田志立;;“大趋势先生”和他的新著《2000年大趋势》——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成功之路[J];未来与发展;1990年05期
3 威廉·享利;任f3;;塞缪尔·贝克特[J];世界文化;1991年02期
4 邴正;;市场经济冲击下中国文化的三大走向[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5期
5 张颐武;;走向“公共性”[J];作家;1996年10期
6 张颐武;;从英雄情结到社群意识[J];时代文学;1997年03期
7 张颐武;;第六代:“状态”的想象[J];艺术广角;1997年02期
8 张颐武;;我的批评观《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前言[J];艺术广角;1997年03期
9 ;短评《拉斯维加斯的谜语》[J];人民文学;1997年06期
10 胡亚敏;浅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时代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家禾;;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实施与课题[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成仁;;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化识别[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舒净;;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特征[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梅岩;陈卫东;杨先蓉;;全球化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与本土建筑[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凌高;黄健;;以环境理念为根基,培养有思想的建筑师[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志勇;李震;;用光演奏的建筑大师——第二届嘉士伯奖获得者朱哈·利维斯卡(Juha leiviska)译介[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秦红岭;;从人文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A];亚洲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华;;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战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陆永昌;;“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进程的思考[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鸣放;新经济对我国银行业有何影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与全球化[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毛志成;世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困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N];北京日报;2000年
5 费孝通;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历史定位[N];北京日报;2000年
6 任清;全球化已解与未解的文化难题[N];北京日报;2000年
7 金冲及;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走向三议[N];北京日报;2000年
8 叶传星;“入世”与中国法律[N];北京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清清;会计人如何迎接e时代的挑战[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胡必亮;正确认识全球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倪考莲;论加勒比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区域主义[D];复旦大学;2005年
3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6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志红;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D];四川大学;2005年
8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东园;台湾电视传媒产业集团化、多角化发展战略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心发;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张奎力;论跨国公司对国际体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3 李中轩;宁西经济带空间结构重组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学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5年
5 夏娃;论赞比亚经济自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田志峰;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机制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海明;论《万民法》的理论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尚晓熙;四平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志成;全球化时代的广告:作为文化观念的图景[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9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45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