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声乐教学中的“情、声”关系
本文关键词: 情声关系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出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声乐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情"和"声"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以重新建立歌唱的声音和情感之间的"自然"关系。有"声"而无"情",只是声音的炫耀而不是歌唱艺术,"唱情"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有"情"而无"声"则是装腔作势而不得传"情",没有传"情"的手段,没有艺术的技巧也不能有真正的艺术。情是根本,声附于情,情赖声传,这就是歌唱艺术中的情声辨证关系。以"声"传"情","情"完全可以反过来带动声音的发挥,带动发声技术的提高。"以情带声"并非新鲜辞藻,但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以情带声"必须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当然,"以情带声"绝非"以情代声"。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声乐教学中的"情、声"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把"情、声"高度结合起来,才能使歌唱赋有更强的生命力,才能使歌唱艺术的品格升华,才能实现声情并茂。
[Abstract]:The purpose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to train and train students in both "emotion" and "sound". In order to re-establish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ing sound and emotion. There is "sound" but no "feeling", only the sound of showing off rather than singing art, "singing feeling" is the soul of singing art. There is "emotion" but no "sound". "is to put on airs and not to spread" feelings ", there is no means of transmitting" feelings ", Without the skill of art, there can be no real art. Feeling is fundamental, the sound is attached to the emotion, and the emotion depends on the sound. This i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otion and the sound in the art of singing. To pass on the emotion with the "sound", the "emotion" can in turn bring the sound into play. It is not a new word, but is often ignored by people. "with emotion band sound" must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with emotion band sound" is not a new word, but it is often ignored by people. "with emotion band sound" must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Of course, "using emotion to bring voice" is not "using emotion to substitute voice". Whether we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ling and sound"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e must combine "feeling, sound"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make singing have stronger vitality, to sublimate the character of singing art, to achieve sound and emo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1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重龙;;声乐表演艺术浅谈[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冬梅;;论声部划分的依据[J];才智;2011年10期
3 屈海君;;浅谈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内在关系[J];时代教育;2012年13期
4 李道琳;论声乐作品的抽象因素与歌唱教学的形象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钞艺娟;;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合唱[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林敏丹;;民族化演唱方法特征的探究——以《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为例[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印成平;;论歌唱中的感染力与“声情并茂”[J];电影评介;2008年16期
8 谢小燕;;浅析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9 李卿;;声乐艺术商品化利弊探析[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10 吴蔚;;论张权的声乐艺术表演风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托娅;试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海英;连音(Legato)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容霞;性格特征对声乐学习及演唱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薇;蒙汉调的文化内涵与演唱风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胡东冶;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贺苗苗;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志菲;中国当代颂歌的文化形态(1949-1979)[D];暨南大学;2005年
9 夏砾;论声乐教学实践中一些观点的辩证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岩;论辨证认知在歌唱教学及演唱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晓霞;江琳;;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与声[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6期
2 曲晶;;动情与动听——浅谈歌唱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4期
3 周洁;;浅谈歌唱的情感表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8期
4 吴晓琴;;谈声乐教学中的以“情”带“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8期
5 刘越洋;;论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6 袁博;张建忠;;论声乐表演中的“以声带情,声情并茂”[J];大舞台;2010年10期
7 夏敏;李海安;;浅谈歌曲演唱的声情并茂[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张智斌;;论歌唱艺术的声情并茂[J];唐都学刊;2006年01期
9 陈华;赖泽源;;浅谈高等师范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10 孙耀祖;;浅谈声乐演唱的声情并茂——以《叫我如何不想他》为例[J];北方音乐;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尧兵;;文学作品的体验式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谢冕;;奇迹没有发生——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开幕词[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余忠艳;;表情礼仪[A];湖北省服务品牌、服务文化大展示(专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宣生;原平:声情并茂奏响助残曲[N];忻州日报;2010年
2 李义平;现场表述应求声情并茂[N];中国质量报;2002年
3 学生姓名:罗静 指导教师:张建敏;声中有情,以情带声[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黄璐聪;用音乐拉近两岸距离[N];福州日报;2010年
5 建波;中国评剧院 声情并茂 演绎百姓生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乐声;广西民族乐器声情并茂听蜂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夏波兰;对唱歌技巧经验的一点浅谈[N];音乐生活报;2011年
8 雷茂奎;博采众长善于创造[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特约记者 高春雷;西部计划北京项目办来我市调研[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10 梁旭娟;让学生说话才是硬道理[N];新疆日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夏红;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何米亚;篇篇珠玑·句句情[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郑双花;声情并茂的叙事风格:王志信民歌改编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杰配;以字行腔[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雪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声、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国斌;论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7 李梅宝;张秀珍艺术道路及声乐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崔木子;试论声乐的艺术表现力[D];苏州大学;2012年
9 容辉;歌唱情感的培养、激发与表达[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妍;由“吴碧霞中西合璧唱法现象”思考声乐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8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54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