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号子的源流及艺术特色
本文选题:共生性 切入点:生命极限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峡江号子依赖木船、险滩和纤工船工而存在,三个元素缺一不可。峡江号子是纤夫船工生命极限上的呐喊,是他们对生命这个最本质的欲望欠缺所产生的诉求和极度热爱。在艺术气质上,峡江号子与主流文化意识始终保持着隔膜和分离,这是民间智慧对应的直觉智慧及其艺术方式所决定的。而其强烈的野性美、原始的活性美和摧枯拉朽的力量美,呈示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是其它文化艺术所难能企及的。
[Abstract]:The Xijiang number depends on the wooden boat, the shoal and the fiber-worker boatman. The three elements are indispensable. The Xijiang horn is the cry on the limit of the life of the Xianghang Shipyard. It is their appeal and extreme love for the lack of the most essential desire for life. In terms of artistic temperament, the Xiajiang horn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al consciousness remain separated and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ll the time. This is determined by the corresponding intuitive wisdom of folk wisdom and its artistic style, and its strong beauty of wild nature, primitive beauty of activity and beauty of force that destroys decay, shows its unique charm, which is beyond the reach of other cultures and arts.
【作者单位】: 湖北省文联创作研究部 湖北省宜昌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元龙;;作者和/或他者:一种拉康式的文学理论[J];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斧;长江流域防洪抗洪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2 邓先瑞;试论长江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3 唐涛,渠晓东,蔡庆华,刘建康;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以香溪河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4 周广杰;况琪军;胡征宇;;大宁河春季浮游藻类“水华”及其营养限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5 陈玉洪;梁彤;;记忆之象与遗忘之花——解读《笑忘录》的塔米娜意象群[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6 苏蓓蓓,许田,狄增如,陈楠,王彬彬,何大韧;一个港口之间的贸易模型[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2期
7 何新;;生命复归的自我镜像——论《狂人日记》的灵魂自叙模式[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渠晓东;张远;吴乃成;唐涛;蔡庆华;;人为活动对冈曲河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9 胡承兵;长江干线船舶防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环保;2000年01期
10 赵东升;水涛;;从三峡地区史前考古遗址分布看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J];科学通报;2008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四,
本文编号:162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62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