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论潮州弦诗乐诸调及其偏音体系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8-03-17 03:15

  本文选题:潮州弦诗乐 切入点:二四谱 出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潮州弦诗乐中所使用的轻三六调、轻三重六调以及重三六调等几种音阶,其实属于不同的宫系统,每个宫系统都有本系统内的偏音,这些偏音作为本系统偏音时具有装饰的游弋不稳定功能,而转入另一音阶的宫系统内作为正音时,又成为不带游弋的稳定的音级,成为不同宫系统音阶之间连接的桥梁,同时音高的观念又受到均孔管类乐器的演奏习惯、师承习惯以及地域方言的影响,最后形成潮州弦诗音乐独有的特色。
[Abstract]:The musical scales used in Chaozhou string poetry, such as light three or six tones, light triple six tones, and heavy three six tones, actually belong to different palace systems, each of which has a skewed sound within the system. These deviations serve as decorative erratic functions when deflecting the sound of the system, and become stable sound levels without cruising when they are transferred into the house system of another scale as positive sounds, and become a bridge between the scales of different house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pt of pitch is influenced by the playing habits of the average hole tube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habit of learning and the regional dialects, and finally form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haozhou string poetry music.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正生;“七平均律”琐谈——兼及旧式均孔曲笛制作与转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黎英海;潮州音乐的调变化发展[J];中国音乐;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潘广宇;;从“唢呐”旋律音乐艺术形态看巴人音乐文化[J];才智;2009年31期

3 曾莲春;;浅论民歌的发掘与传承[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4 孙成章;;在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6期

5 范福芹;;童忠良《论十二音级双均多宫》存疑[J];歌海;2011年06期

6 张潇潇;;“七平均律”研究综述[J];歌海;2012年01期

7 吕鹏;;莱芜梆子的生存状况调查和保护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8 段晓军;段学军;;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非确定性元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栗红河;;浅论中国传统音乐当中的和而不同与多样统一[J];黄河之声;2008年07期

10 张彩云;;现代钢琴创作中的民族风——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论析[J];黄河之声;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薄克礼;元散曲体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叶蓁;刘天华二胡教学活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关意宁;东北汉族民歌音乐特点的多视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晓娟;建国以来二胡音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丁艳;江苏民歌曲调逻辑因素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延泓;南北高洛宝卷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高彩荣;对地方剧种扬高戏的调查与思考[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7 张思媛;论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传播与嬗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歌;南京白局及其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士玮;苏北睢宁县唢呐班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徐静苇;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晓军;;弹律对计算机音乐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2 彭东焕;王映珏;;逍遥楼楣上“类梵字”的《霓裳》谱非半字谱——从唐宋工尺谱与半字谱谈起[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4期

3 项阳;柏互玖;;从《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等书的编纂说起[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4 郑花顺;徐海准;;《诗乐和声》笙的形制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5 吴新霞;;身随烟共灭 曲与日同辉——人民音乐家张曙[J];青苹果;2005年06期

6 康世玉;;京胡传统定调法新说[J];中国京剧;2010年04期

7 南相淑;徐海准;;《乐学轨范》介绍的二十八调考察[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8 吴新雷;;《紫钗记》昆曲演唱史略[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0期

9 吴新雷;;昆曲艺术中的俞派唱法[J];上海戏剧;2011年07期

10 沈雷强;;刘焯律探究[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红;;古诗之吟唱[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杨清波;;千古谁识角徵音——古朴典雅的潮州民间音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曹瑞声;;音乐的谐和律与健康[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朴林;要坚守自己音乐的律制[N];音乐周报;2011年

2 刘U,

本文编号:1622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622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