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简论器乐演奏风格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3-28 23:03

  本文选题:艺术风格 切入点:器乐演奏 出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艺术创作过程中,风格是凸现出来的可以作为标志的那一部分,它不仅凝聚着创作者的个性存在,同时也反映出创作者的"独创"成分。器乐演奏风格的形成首先离不开技术、技巧,其次与一定的音乐表现要求相联系,也与一定的艺术想象力和对作品的理解有关。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creation, style is the part that can be used as a symbol. It not only condense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of the creator, but also reflects the "original" component of the creat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trumental playing style is above all inseparable from technology. Skills, followed by certain mus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but also with a certain artistic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王娟;;音乐艺术“激活”科学思维活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李雪;黄菁;;电脑效果图的表现魅力——科学与艺术的交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许春亮;;中国画的审美意境追求[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漫;;试论唱曲舞蹈的本质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杨娅萍;;有容乃大——试论新时期美术教师前进的方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6 袁恩培;张磊;;论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璋;段嵘峰;刘晗;;在地学科普中探索“地学艺术”之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8 董焱;;以舞蹈关注生命健康——中国当代健身舞蹈的价值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路平;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松;中国武术的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杨先艺;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木子;装饰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震;袁运甫艺术综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永荣;林泉之心 缘情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迎;现代河南钧瓷造型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迪星;;谈湖北民歌《龙船调》的艺术风格[J];艺术教育;2011年11期

2 刘冬昕;;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融合性艺术风格[J];作家;2011年20期

3 吴学禹;器乐演奏中二度创造的理智因素与感情因素浅析[J];中国音乐;2002年02期

4 郭凯,郭旺;器乐演奏中的二度创作[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新林;;试论器乐演奏的审美认知结构[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石瑾;;论器乐演奏中的意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7 顾春华;;浅论器乐演奏中的“意境”[J];发展;2008年08期

8 石瑾;周邦春;;影响器乐演奏诸因素分析[J];民族音乐;2009年02期

9 卢蒙;;浅析演奏心理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界;2009年09期

10 刘光辉;;探究器乐演奏中技术、心理、情感三位一体的表演模式[J];北方音乐;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正艳;;浅析艺术风格——论民族风格与时代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黄阳;;将器乐演奏引入和声公共课课堂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贵龙;朱维全;;陕北唢呐 人民的心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林平;;论以音乐课提升学生灵魂素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潘定华;;略论业余乐队建设的重要性[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张蓉;;俄罗斯民族乐派歌剧浅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赵凤杰;孟子厚;;民族器乐最佳混响处理的初步听觉实验[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磊;;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9 向良元;;让丝弦锣鼓走出山门追随时代[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刘建刚;叶(木丽)琴;;浅议“新民乐”与民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伟慧;黎族传统器乐有失传之危[N];海南日报;2008年

2 吕天璐;“海娃”坚持海味艺术风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王建宝郝兴晔国际音乐大赛分获二四名[N];山西日报;2008年

4 廖盟书;广东音乐的艺术风格与文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裴诺;“器乐大赛”赢者组成“五·一”交响乐团[N];音乐周报;2007年

6 大地;春深弦促 流行四章[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乐评人 杨波;随心所欲的限度[N];东方早报;2011年

8 文均;“音乐猫”人气红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9 记者 黄华;云南艺术团技惊芬兰[N];云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珏娟 王向华 实习生 向妍;演奏+讲析 “天姿国乐”要进美国社区[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莉;对《长征组歌》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党冬梅;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潇儿;罗九香客家筝艺术风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瑾;威尔第和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与演唱特色之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红云;歌声如诗[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蕾;论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梅;卫仲乐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王英格;多元评价态度与自选评价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月红;普通高校器乐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张北北;论花腔女中音的演唱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8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678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