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b小调弥撒》音乐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15:17
本文选题:巴赫 切入点:《b小调弥撒》 出处:《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博士论文
【摘要】:论文以巴赫的《b小调弥撒》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音乐技术形态,试图概括该作品的音乐风格,论证以下观点:巴赫的《b小调弥撒》是集文艺复兴音乐风格和巴洛克音乐风格之大成的宗教声乐巨作。全文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弥撒曲的发展历史、巴赫《b小调弥撒》的创作情况、历史演出、历史评价及作品概略。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论述《b小调弥撒》的模拟借用情况、“古式风格”的体现和拱形结构的运用,来说明该作品的文艺复兴音乐风格。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阐述《b小调弥撒》的利都奈罗结构运用、舞曲特质的体现及歌剧的影响,来说明该作品的巴洛克音乐风格。 第四部分,探讨了《b小调弥撒》中的修辞描绘手法及全曲的统一性问题。
[Abstract]:Taking Bach's Mass in B mino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eneralize the musical style of the work by analyzing its musical technical form.The argument is that Bach's Mass in B minor is a religious vocal masterpiece of the Renaissance and Baroque styles.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the creation of Bach's Mass in B minor, historical performance, historical evaluation and a brief outline of his works.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the Renaissance music style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simulated borrowing of Mass in b minor, the embodiment of "ancient sty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rch structure.In the third part, the Baroque music style of this work is explained by analyzing the use of Lydonero structure in Mass in B minor, the embodiment of d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opera.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rhetorical depiction and the unity of the whole song in Mass in B minor.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长文;数字与宗教文化的关联[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2 杨峻峰;巴赫《b小调弥撒曲》之神学内涵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钟汉音;拉索作品中的变音运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胡志立;论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合唱作品的特征与风格[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利佳;论巴赫的复调音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6 白君汉;论莫扎特《安魂曲》表现的“死”观和《安魂曲》的悲剧性对于西方音乐的普遍意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王珊;巴洛克音乐形态与相关音乐思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阎敏;论西方宗教音乐中的情感表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何云蛟;贝多芬《庄严弥撒曲》及其创作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0 邹建平;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对当代赋格曲写作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1715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1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