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瑶族高腔号子歌的音乐特征
本文选题:高腔号子 切入点:声腔 出处:《音乐创作》2008年03期
【摘要】:怀化瑶族高腔号子歌,不论从其结构、旋法、语言、调式及声腔特征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笔者通过对怀化瑶族高腔号子歌的实地考察,对其号子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Abstract]:The Song of Huaihua Yao nationality , whether from its structure , rotation method , language , mode and sound cavity features , has distinctive features , it is an irreversible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 and it is worth studying and exploring .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Huaihua Yao ethnic high lumen ,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ong of Huaihua Yao ethnic group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rowing bricks .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应昆;戏曲音乐若干基本概念界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周志列;彝族“蜜郭”声腔分类初探[J];音乐探索;1990年03期
3 史佳花;谈谈传统声腔的继承与发展问题[J];中国戏剧;1996年07期
4 陈慧雯;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J];音乐探索;1997年03期
5 戴和冰;;弋阳腔系声腔雅俗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高丽那;;论河北民歌的审美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0年05期
7 姚艺君;;数字化时代的传统音乐分类问题思考——以戏曲“声腔”为例[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8 路应昆;;略说董维松先生的戏曲音乐研究方法[J];中国音乐;2011年01期
9 李青燕;川剧高腔的创新发展[J];四川戏剧;2003年05期
10 王璨;戏曲音乐三题——与蒋菁先生商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照琨;;彝剧音乐小议[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周来达;中国声乐唱法宜提四种[N];音乐周报;2000年
2 智明;程派江姐唱新声[N];音乐周报;2001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尊旺;南音:沟通闽台文化的桥梁[N];海峡时报;2001年
4 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院长 李道国;主题音乐在戏曲剧目创作中的运用[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张成;国粹再现长征壮举[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通讯员 默晔;《石家庄丝弦音乐概论》出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朱绍玉;《宋家姐妹》音乐创作漫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艺君;中国汉民族戏曲声腔类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楠;鲁南柳琴戏声腔系统及音乐多元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林宇;“中国最美乡村”的戏曲—婺源徽剧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付先丽;巴陵戏音乐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为;二胡演奏“声腔化”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周芳;二胡声腔化演奏在《兰花花叙事曲》和《洪湖人民的心愿》中的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6 陈晓;湖北广济文曲戏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晖;青阳腔衍变发展特征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亚云;秦声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干;婺剧徽戏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t盼,
本文编号:1727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2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