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质
本文选题:我国 + 民族 ; 参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正所谓中国民族声乐是一个泛指的称谓和解释。在我国当前的声乐界,关于民族声乐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或共识。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更好的促使我国声乐界尽早的达成共识呢?首先应该对当前我国民族声乐的种类有一个清晰的划分与认识。我们可以将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划分为三种演唱形式和方法。第一,传统民歌的演唱方式与方法。这是指在各地区方言土语的发音基础上,经过数代人传承所形成的,并非进过专业的音乐创作于加工的民间歌曲的演唱形式与方法。第二,传统的戏曲与民间曲艺的演唱方式与方法。这种演唱方法与民歌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源于各自的地区文化与语言特点,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曲艺与戏曲的演唱由于表现形式与演唱作品及演唱者的专业化程度都有着非常高的规格与标准,因此其演唱方法上也更具专业性与规范性,尤其是地方戏曲,由于各个地方戏曲的人员流动与艺术交
[Abstract]: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is a general term and explanation. In the current vocal music circle of our country, there has been no unified understanding and consensus o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So, how can we fundamentally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and better promote our vocal music community to reach a consensus as soon as possible? First of all, there should be a clear divis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ypes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in China. We can divide the current national vocal music into three singing forms and methods. First, the traditional folk songs singing way and method. This refers to the singing forms and methods of folk songs that have not been created in a professional way on the basis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vernacular dialect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passed on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Second, the traditional opera and folk music singing ways and methods.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singing method is similar to the folk songs, and is deriv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regional culture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quyi and opera has a very high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 because of its form of express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its singers, so its singing methods are also more professional and normative, especially the local opera. Due to the flow of people and artistic exchanges in various local operas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刘洪巨;;论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李巍;;谈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控制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李磊;;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敏桦;;高师声乐教学中儿童声乐教学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刘印华;美声通俗民族唱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声原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刘印华;;谈高师声乐教学[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10 刘临洪;;文人画墨色与声乐音色[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黄先文;张刃;;歌唱音乐治疗[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娅卓;邯郸“街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姗姗;论感觉在声乐技巧训练中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秀昀;声乐教学术语的辩证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静;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荣家;“内心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调控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润腔”[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鹿凤琴;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9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