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科书的初级形式——学堂乐歌唱歌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本文选题:学堂乐歌 + 唱歌集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摘要】:学堂乐歌标志中国音乐教育的开端,为解决教唱"什么歌"而产生的唱歌集成为音乐教科书的初级形式。唱歌集产生的历史背景折射出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产生的曲折道路;其编写属于大众性而非专业性,编写的体例为歌本式、集子式。其历史意义超越了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本身所具有的职责和价值。它不仅是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教科书的初级形式,而且还是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学学科教科书的前身;它不仅是关于音乐的、关于教育的,而更是20世纪初渗透力最强、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启蒙的读本。
[Abstract]:School music song marks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singing produc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and singing "what songs" is integrated into the primary form of music textbook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inging collection reflects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Chinese ordinary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and its compilation belongs to popular rather than professional, and the writing style is songbook style and collection style.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ranscend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of the ordinary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itself. It is not only the primary form of ordinary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textbooks, but also the precursor of normal mus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ology textbooks; it is not only about music, but also about education. It is also the most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book of cultural enlighte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 (th) century.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宗洪;;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晔;“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略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廖家骅;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新使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周显宝;中日近现代音乐教育及其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孟文涛;中国近现代歌曲创作史中一个特殊仅见事例——试议萧友梅与易韦斋合写歌曲中的词曲结合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韩勋国;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秀萍;我国音乐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7 章秋枫,徐爱珍,眭美琳,朱晓峰;我国近代音乐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情结[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范晓君;;论学堂乐歌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肇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程宁敏;;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年02期
10 罗艺峰;思想史视野中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美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谈凤霞;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进程(1903-1927)[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颖颖 ;王昆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东晓;当代阮乐艺术普及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维妍;主体性音乐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捧莲;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于慧;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锦涛;从国际礼拜堂看基督教音乐在上海[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8 杨明刚;试论建国前中国合唱艺术风格的阶段性衍变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桦;中德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付祥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J];文学评论;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辛亥百年纪叔同[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2 鲁晓;李沫;;中国百年儿童歌曲的先河——学堂乐歌[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丁蜀还;;“学堂乐歌”给当下少儿歌曲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路畅;;论辛亥革命前后的学堂乐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5 赵丽;;“学堂乐歌”与日本音乐的暗合与背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刘建东;;李叔同音乐批评思想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志炜;;古韵新声 唱响学堂——介绍谷建芬的“新学堂歌”[J];大舞台;2011年07期
8 黄丹纳;;风雨百年唱新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井碧媛;;李叔同乐歌创作音乐思想管窥[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10 周琼;;关于我国近代学堂西方音乐理论知识结构的探析[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 王勇;从学堂乐歌到“红歌”[N];东方早报;2011年
2 梁茂春;游春人在画中行[N];音乐周报;2003年
3 记者 李跃波;《放歌90年》唱响时代主旋律[N];安徽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刁艳;众院长聚首议办学新招[N];音乐周报;2008年
5 杨瑞庆;为模仿正名[N];音乐周报;2003年
6 梁茂春;铙歌鼓吹观凯旋[N];音乐周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孙德生;让“天籁之音”优雅人间[N];辽宁日报;2008年
8 居其宏;浊者自浊[N];音乐周报;2011年
9 郑建国;《中国交响》:开放性结构中的真实[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音乐家姚峰谈百年流行歌曲[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颖;明清音乐记录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刘基玫;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瑛;从学堂乐歌到学校歌曲[D];山西大学;2010年
2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俊;学堂乐歌富国强兵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曹淑敏;学堂乐歌的歌词艺术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芳;20世纪上半叶新旧文化交替背景下学校歌曲的特征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杨英;《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7 周莹;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辜达;中国文化对早期中国钢琴创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9 陈克;黄自及其合唱作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10 乌云塔娜;论二十世纪初日本人蒙古纪行中的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1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82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