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为人民大众而作——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4 16:36

  本文选题:鲜明的主题、完美的形式 + 丰富的生活、高超的技艺 ; 参考:《音乐创作》2008年06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的曲式结构、旋律写作、音乐构成的文学性及钢琴演奏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思想、民族情感以及作品中旋律的语言风格、民族文学及戏剧的思维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 structure, melody writing, musical composition and piano performance of Piano Concerto "Songhua Riv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er's creative thought, national emotion and the language style of melody in his works. The thinking factors of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drama.
【作者单位】: 厦门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
【分类号】:J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芳;;探中华之乐 求民族之风——中国钢琴协奏曲民族化特征初探[J];音乐大观;2011年05期

2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征[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3 朴阳;;忧伤与顽强的斗争——刍议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4 张蓓蓓;;殷承宗书写钢琴与民乐传奇[J];文史杂志;2011年04期

5 王钟莹;;小议霍洛维兹[J];华章;2011年22期

6 刘家天泽;;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悲剧性探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爱和;;DECCA推出两款新“柔板”[J];视听技术;2009年08期

8 马慧元;;哈梅林和钢琴作曲家[J];钢琴艺术;2011年08期

9 王铁红;;“红色钢琴家”为什么“红”——由殷承宗的人生经历、创作、演奏轨迹所引发的文化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崔世光;;以钢琴音乐加助社会公益——洪昶采访录[J];钢琴艺术;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伍斌;上交首演加拿大获“高分”[N];解放日报;2009年

2 寇永春;清香妙动山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房巍;深圳艺校首开原创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8年

4 伊君;诗意与失意[N];音乐周报;2003年

5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姜扬与维也纳“大师音乐会”[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谈燕;市慈善基金会黄浦分会成立15年[N];解放日报;2009年

7 周皓;科瓦塞维奇威风不再[N];音乐周报;2011年

8 卜大炜;国交以豪情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记者 刁艳;毕聪与中国爱乐协奏“拉钢二”[N];音乐周报;2009年

10 孟绮;脱下军装的郁钧剑[N];音乐周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演奏之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波;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技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硕夫;中国钢琴协奏曲的发展脉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贾瑶;高平《钢琴协奏曲》中支声手法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何丹;比较贝多芬第三与第四钢琴协奏曲[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刘蕾;生命的乐章[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丹;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紫薇;罗伯特·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东越;张朝钢琴协奏曲《哀牢狂想》演奏与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佳雯;莫扎特维也纳中期三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88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