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智力与艺术的极限游戏——评郭文景打击乐三重奏《戏》、《炫》

发布时间:2018-05-17 22:20

  本文选题:郭文景 + 打击乐 ; 参考:《人民音乐》2008年05期


【摘要】:正在多数人印象中,郭文景的创作比较偏好厚重的、庞大的、悲壮的、文学性的和有历史感的题材,如《川崖悬葬》(Op.11,1983)、《经幡》(Op.14,1986)、《蜀道难》(Op.15,1987)、《愁空山》(Op.18,1992)、《狂人日记》(Op.21,1994)、《悲歌》(Op.25,1996)、《日月山》(Op.37,2002)、《b小调英雄交响曲》(Op.
[Abstract]:In the impression of most people, Guo Wenjing's creation has a preference for thick, huge, tragic,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subjects. For example, "Chuan Cliff suspended burial", "Chuan Cliff suspended burial", "Scripture" > (Op. 14) (1986), "Shu Road difficult", "Li Op. 15" (1987), "Sorrow empty Mountain" (1) Op. 1821 (1992), "Diaries of the Madman" (Op. 21) (1994), "Echo" (Op. 25) (1996), < Sun Moon (Mountain of the Sun and Moon) > (Op. 37) (2002), < B minor Symphony of Heroes] (Op. 37).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3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吉提,童昕;三重奏《戏》的音乐语言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璐;匡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简析[J];人民音乐;2010年08期

2 杨华;;郭文景音乐作品中地域性音色与素材的借鉴与发展[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王安潮;;《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李吉提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崔琨;浅谈民族打击乐重奏[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2 周博;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复调技术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龚舒婷;中国现代音乐语境中的戏曲元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刘选;异工同曲,,同中求异[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皇甫庆玲;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张晴;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谢慧敏;当代音乐创作中“极限意识”的显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沫;;探索、创新永无穷期——访音乐家郭文景[J];乐器;2007年01期

2 王甫建;绚丽多彩 大气磅礴──评郭文景的《打击乐组曲》[J];人民音乐;1994年06期

3 伦兵;;专场民乐音乐会周末登台——郭文景:让一种乐器发出N种声音[J];北方音乐;2006年12期

4 李吉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郭文景音乐创作研究概谈[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5 游(日韦)之;许晓明;;《诗人李白》:郭文景的“音乐丹青”[J];歌剧;2007年11期

6 徐梅;;郭文景 我的野心是越写越好[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8期

7 熊怡;刘汪洋;;谭利华的指挥棒 郭文景的奇思妙想 沈铁梅的完美声腔[J];今日重庆;2010年Z1期

8 卢小旭;;2008软件乐器全攻略(之十)——Loop软音源王者Ueberschall 120(上)[J];乐器;2008年12期

9 韩钟恩;新音乐的时段标识与家族类别——从郭文景的音乐创作谈起[J];人民音乐;1997年10期

10 王鹏;;廿八 打击乐三重奏[J];音乐创作;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李军;;浅谈歌唱音色的训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石峰;董馨;;寻找音乐信息与人体的接口(一)[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4 倪素萍;张建平;颜永红;吕士楠;;语音音色变换的现有技术分析[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5 罗艺峰;;马来民间音乐的节奏模式与马来文化的深度结构[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居宗泽;;谈谈音乐欣赏的教学体会[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傅承德;;丝竹优悠 美不胜收——民族音乐录制中的审美体验[A];2001年度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C];2001年

9 周加成;谢志文;;虚拟低音音色与成分的关系[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欣欣;;从中国首部古典音乐电视片《梦幻曲》谈音乐欣赏教育课[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越声;“打”出一片新天地[N];音乐周报;2005年

2 徐雅婕;自由驰骋的天地[N];音乐周报;2003年

3 陈亮;浅谈戏曲打击乐的改革[N];安庆日报;2005年

4 刘晓倩;山水在歌唱[N];音乐周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雷;打造品牌教育 演绎智慧人生[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朱祝鑫;谈谈戏曲打击乐改革[N];音乐周报;2000年

7 李西安;寻找“红樱束”[N];音乐周报;2005年

8 记者 孟绮;鼓乐庆典为奥运造势[N];音乐周报;2007年

9 刘晓倩;听中国现代作曲家室内乐有感[N];音乐周报;2006年

10 阎红斐;红樱束好似风暴女神[N];中国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6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7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朱琳;对珀·纽加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层次化结构”技术的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皇甫庆玲;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马新涛;论男高声的声部各类型的划分[D];青岛大学;2007年

3 李君茹;四首具有西域音乐风格古筝曲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4 王晔;计算机音乐制作中打击乐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白海川;安倍圭子马林巴作品及演奏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侯太勇;谭盾:解构与重组[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7 段姗;试论钢琴演奏中音色的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博;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复调技术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袁媛;追求钢琴艺术流派 拓展学习思维空间[D];山西大学;2004年

10 杨丹旎;歌唱音色多角度分析及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3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03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