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海顿第104号交响曲中动机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5-19 07:52

  本文选题:海顿 + 交响曲 ; 参考:《大舞台》2012年10期


【摘要】:动机的写作技巧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甚为流行,海顿交响曲中运用动机的写作技巧在音乐学研究中成为热门话题。本文重点探究海顿104号交响曲的动机如何通过变化、分裂、发展等表现手法贯穿全曲,使交响曲的四个乐章既有丰富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
[Abstract]:The writing technique of motivation is very popular in the classical music school of Vienna, and the writing technique of motivation in Haydn Symphon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study of music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he motivation of Symphony No. 104 of Haydn runs through the whole music by means of change, divis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makes the four movements of the symphony rich in diversity and highly unified.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仁康;;苜蓿生涯说海顿[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2 张维国;略论海顿和他的《伦敦》交响曲[J];音响技术;1997年01期

3 张维国;论海顿略和他的“伦敦”交响曲[J];音响技术;1997年02期

4 朱起东;;海顿和他的交响曲[J];乐器;1983年04期

5 奥托·拜巴;曾大伟;;今天的约瑟夫·海顿[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6 ;全世界都懂我的语言——纪念“交响乐之父”海顿逝世200周年[J];小演奏家;2009年04期

7 姚德利;海顿交响曲的贡献与风格[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杨燕迪;;海顿二百年祭[J];音乐爱好者;2009年12期

9 ;K歌王[J];男生女生(银版);2011年09期

10 ;海顿—可以止痛的音乐[J];北方音乐;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在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上的学术报告[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梅;;音乐欣赏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思想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罗路;;论想像、联想在音乐欣赏中重要地位[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雨天;香港小交创新“教育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9年

2 刘小龙;一部交响曲 一方水土情[N];音乐周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黄蔚 周静 沈仕卫;中国首家民营职业交响乐团诞生[N];贵州日报;2009年

4 梁茂春;中国交响曲的丰碑[N];音乐周报;2002年

5 唐若甫;追念逝者 棋高一招[N];音乐周报;2011年

6 卜大炜;倾听“赤裸的灵魂”[N];北京日报;2011年

7 魏玲;马苏尔诠释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N];河北日报;2000年

8 记者 张云宽邋实习生 宋盼莉;大型交响曲《长江》开排[N];湖北日报;2007年

9 文卓;简析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N];音乐周报;2004年

10 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 钱英姿;浅谈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及演奏感受[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丝丝;“世纪末”的心灵探寻:马勒三首中期交响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韦辉;布鲁克纳交响曲主题复调形态与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5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6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靖;海顿狂飙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2 冀黎;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研究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冯文倩;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董玲周;生命的春天—舒曼《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赏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华;浅析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蔡麟;论海顿音乐中的喜剧性——以海顿弦乐四重奏为例证[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7 邢楠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瑕;从《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看炫技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陈甜;浅析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的对比与演奏诠释[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朱然;斯蒂尔《美国黑人交响曲》的“民族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0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