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研究
本文选题:白族音乐 + 民族音乐学 ; 参考:《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6期
【摘要】: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音乐文化的民族。当代不少音乐学家对其种种音乐事象进行了较为长期的学术研究。本文结合民族音乐学学科视野,对80年代以来有关白族音乐研究文献在中国的发展按形态研究和文化研究两类进行梳理,以期在回顾白族音乐研究的基础上,管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演变。
[Abstract]:Bai nationality is a n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music culture. Many contemporary musicologists have carried out long-term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ir musical phenomena. Based on the view of ethnomusicology, this paper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Bai music research literature in China in terms of morphology and culture since 1980s, in order to review the research of Bai nationality music. A glimpse of the evolution of ethnomusicolog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现状与发展》(06JZD0030)的子课题《中国白族传统音乐的现状与发展》之阶段成果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民康;一部富有开拓性的音乐志书──《白族音乐志》读后感[J];音乐研究;1995年04期
2 寇邦平;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05期
3 王群;箭杆场地区“打歌”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4期
4 李晴海;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5期
5 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6期
6 李松发;浅析兰坪县白族拉玛人的民歌“可依”[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3期
7 张文;剑川白族民间音乐传承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05期
8 石裕祖;白族巫舞及其流变[J];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3期
9 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04期
10 李洋;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J];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曾祥贵;;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的主旋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刘友古;;罪与原罪:在《罗马书》中的一种诠释学意义之分析[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耿波;;文化群落与都市文化群落的危机[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新汉;;社会自我批判机制及其当代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7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9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继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玮;3G网络时代手机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燕;“前理解”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田蓁子;针尖上的蜂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沐;中国音乐形态理论建设与汉族中心论问题[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2 杨沐;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J];音乐研究;2000年03期
3 杨沐;从花儿研究现状思考中国民歌研究中的问题[J];音乐研究;2004年04期
4 谢道辛;试论白族舞蹈“力格歌”的源流[J];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04期
5 鲁枢元;略论文艺学的跨学科研究[J];人文杂志;2004年02期
6 哈贝马斯;高地;鲁旭东;孟庆时;;解释学要求普遍适用[J];哲学译丛;1986年03期
7 利科尔;李幼蒸;;解释学的任务[J];哲学译丛;1986年03期
8 杨沐;当代人类学与音乐研究二三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9 杨沐;后现代理论与音乐研究(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杨红;;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试析有关中国民间综合演艺品种的音乐民族志理论与方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塔里木;;关注跨界民族音乐文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2 宁颖;;书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杨刘忠;;白族“绕三灵”活动中的音乐歌舞形式及特点[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4 李肖一;何玉明;;关于巴托克民族音乐学实践与理论的研究[J];作家;2011年16期
5 张超;;游牧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蒙古族长调民歌[J];大舞台;2011年08期
6 杨晓;;历史证据、历史建构与历时变迁——仪式音乐研究三视界[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7 王真强;;他在编织人生的亮丽晚霞[J];杉乡文学;2011年07期
8 王志军;;京杭大运河地区民俗文化与民歌《茉莉花》艺术风格的流变[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9 袁利军;;寻路 指路——“刘正维教授80华诞、从教62周年暨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方元;;对梅里亚姆研究理论“三步骤”的思考与解读——民族音乐学人类学取向与“两张皮”困境[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丙銮;杭悦宇;周义锋;史芸芸;郭可跃;;白芍原植物分类及形态研究[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李建英;;明清以来大理地区白族音乐的历史文化生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3 时彦;孙婉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钴的形态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查选平;高建华;;乳房形态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韩肇明;;华夏族原始婚姻形态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6 刘怀荣;;复远古艺术真相,,探中国诗歌源头——读《乐舞与仪式——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7 吕光天;;论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在民族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8 赵敏俐;;拓宽视野,勇于创新——评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9 官子和;;中国常见水生维管束植物孢粉形态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张占斌;;《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引起日本史学界重视[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阎蓉 实习生 杨黎;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研讨会在乌召开[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林红智;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管建华;和郑苏谈民族音乐学[N];音乐周报;2001年
4 ;多维视野下的商周家族形态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韩宝强;欧洲基本乐理与民族音乐学[N];音乐周报;2002年
6 冯光钰;亚太民族音乐学盛会[N];音乐周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杨燕;千歌万曲谱写白乡情韵[N];云南日报;2010年
8 杨学功;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9 林l
本文编号:1956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5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