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中的“音色音乐”——析《广岛受难者的挽歌》
本文选题:现代音乐 + 音色 ; 参考:《四川戏剧》2008年05期
【摘要】:正音乐发展的整个历程都是体现音色不断丰富的历程。从乐队加入大量管乐到大型乐队中大量加入打击乐,乐队小型化、乐队组合个性化、乐器的使用打破民族界限,全人类的乐器甚至任何乐响物都成为音乐的可用音色,现代音乐对音色使用的拓展,使音乐的使用已经没有
[Abstract]:The whol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music is the process of reflecting the constant abundance of timbre. From the band joining a lot of wind music to the large band with a lot of percussion music, the band is miniaturized, the band combination is individualized, the us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breaks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universal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even any musical sounds become the available timbre of the music. The expansion of modern music to the use of timbre, so that the use of music is no longer available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宋瑾;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李林;20世纪西方打击乐述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马玉峰;简析序列音乐及简约派音乐风格特征[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士森;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的探索——将音级集合理论引入作曲技术理论课程10年的回顾与思考[J];音乐探索;2004年01期
5 杨沐;后现代理论与音乐研究(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宋莉莉;横看成岭侧成峰——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历史审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范晓峰;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J];中国音乐学;2001年01期
8 石蔚;音乐审美本质略论[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9 陈士森;霍华德·汉森的现代和声理论和应用[J];中国音乐学;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田艺苗;潘德列茨基早期作品中的复调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3 张旭儒;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4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5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班丽霞;艾夫斯《新英格兰三地》中的传统回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王思特;巴托克《小宇宙》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3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s,
本文编号:1977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7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