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

发布时间:2018-06-06 06:22

  本文选题:音乐批评 + 后新时期 ; 参考:《音乐研究》2008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居其宏;;“宏大叙事”何以遭遇风险——关于“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思考与批评[J];中国音乐学;2007年02期

2 余峰;;重读“重写音乐史”文论之误释[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3 居其宏;史观检视、范畴拓展与学科扩张——陈聆群、汪毓和两篇文章读后谈“重写音乐史”[J];中国音乐学;2003年04期

4 冯长春;历史的批判与批判的历史——由“重写音乐史”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5 戴嘉枋;面临挑战的反思——从音乐新潮论我国现代音乐的异化与反异化[J];音乐研究;1987年01期

6 于润洋;关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J];人民音乐;2002年11期

7 居其宏;新世纪创作思潮的激情碰撞——对作曲界三场论辩的回顾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3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卫平;孙晓娟;;论思维创新的实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8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郁;肖桂林;;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10 孙淑萍;;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苏志加;刘啸霆;;集聚海外人才的软环境创新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筱刚;谭盾音乐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出路——由“谭卞之争”所想到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靖之;抄袭、模仿、移植──中国新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3期

3 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4期

4 居其宏;新世纪创作思潮的激情碰撞——对作曲界三场论辩的回顾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5年04期

5 黄旭东;应还近代音乐史以本来面目 要给前辈音乐家以科学评价——评汪毓和先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卞祖善;最可靠的检验标准是时间和听众[J];音乐探索;2003年03期

7 戴嘉枋;继承、扬弃与发展——论音乐史学多元化观念的萌生及其合理内核[J];中国音乐学;1988年01期

8 许文霞;我的父亲许如辉与中国早期流行歌曲[J];中国音乐学;2002年01期

9 居其宏;史观检视、范畴拓展与学科扩张——陈聆群、汪毓和两篇文章读后谈“重写音乐史”[J];中国音乐学;2003年04期

10 冯长春;历史的批判与批判的历史——由“重写音乐史”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远山一行 ,王北成;音乐批评[J];中国音乐;1984年02期

2 廖家骅;;有感于批评家的“个人观点”[J];音乐世界;1985年09期

3 居其宏;论音乐批评的自我意识[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4 罗艺峰;论音乐批评[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5 张弦;批评家,勇敢地挑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6 刘新之;音乐批评本体问题探微[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7 廖家骅;音乐批评的审美思考[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8 居其宏 ,缪也;风云际会抒狂狷——“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述评[J];中国音乐学;1986年04期

9 魏廷格 ,罗艺峰 ,居其宏 ,曾遂今 ,方萌 ,王宁一 ,杨通八 ,钱康宁 ,蔡良玉;中国音乐的紧迫任务[J];人民音乐;1986年09期

10 居其宏;归来兮,批评之魂——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对音乐批评的反思与呼唤[J];人民音乐;198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彦霞;在成败得失之间[N];河北日报;2001年

2 曹利群;灵魂的自白[N];华夏时报;2001年

3 王志安;音乐批评何以缺席[N];人民日报;2002年

4 漏丹;艺术竞技的魔力[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严锋;漂泊的精魂[N];文汇报;2003年

6 ;乌克兰音乐教育的中心[N];音乐周报;2003年

7 居其宏;音乐学的学术创新[N];音乐周报;2003年

8 王焱;为那些飞驰的声音存档[N];光明日报;2004年

9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10 朱贤杰[加拿大];天生的乐评家[N];音乐周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3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霞;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D];郑州大学;2000年

2 丘慧慧;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徐张杰;后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世俗化”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峰蓉;论后新时期女性作家文本的性别置换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邹珊颜;反叛与皈依[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乔春雷;“文革”后中国涉外文学中的西方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曲国俊;生与死的别样思考——论《心灵史》的生死观[D];延边大学;2004年

8 周焰;阿诺尔德·勋伯格的音乐思想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王梦湖;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艺涵;1979-1989年中国大陆电影音乐研究成果述评[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5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85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