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狄乐”的发展与变迁
本文选题:北狄乐 + 历史变迁 ; 参考:《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摘要】:"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发展经历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卑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Abstract]:North Dile "is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Northern Xianbei, Xiongnu, Qiang, Di, Capricorn and other national music." After its development went through historical changes such as originality, blending and differentiation, some of the songs were transformed and promoted into music organs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became part of the music of sacrifice, feast, and suburban temple. The song was written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ystem and continued to circulate among the people. His song is still Xianbei language.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songs spread to the South through war, diplomacy, folk, and so on. During the permeation of Hua Hu's music and culture, Beidelo has been continuously Sinicized, and by the Tang Dynasty, its own Xianbei language system has completely melted into the Chinese music culture system. " After entering the Chinese music system, the nature of Beidelo changed and became a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中文系;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YB116;2006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的内容之一。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殊闲;;独酌:李白内心孤独的真实印记——兼论后世的独酌情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王鹤鸣;;宋代谱学创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10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中的羽人与汉代的成仙思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凤鸣;;登州在唐代中日关系中的重要地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赵明正;;论汉乐府的贵族趣味和娱乐性[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姬永亮;;唐代误差思想略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盈;;江总年谱[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9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贝维静;滇桂民族手工造纸技术多样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干艳娟;宫体诗创作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大顺;;论“北狄乐”的发展与变迁[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2 吴大顺;;“北狄乐”考论(上)[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陈军洲;;英国历史变迁与英语习语之关联探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史林特别推荐书目[J];史林;2006年06期
5 张雪梅;;从活用形的历史变迁来考察日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1年26期
6 冯今源;;漫谈回族商业经济的历史变迁[J];中国民族;1981年03期
7 吴元丰 ,赵志强;黑龙江地区锡伯族的历史变迁[J];北方文物;1984年03期
8 姬瑞环;;德昌公路的变迁[J];北京档案;1987年03期
9 简单;;《圣石传说》——中国版《玩具总动员》[J];歌海;2001年11期
10 桑广书;陈雄;;灞河中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涛;朱立峰;李明;魏辅文;;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历史变迁[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辛怡华;;陈仓故城历史变迁[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浩良;;通江县森林生态的历史变迁[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相涛;;简述青岛历史灯塔的保护与修缮策略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袁大军;小泉淳;;盾构工法的新动向[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曹继红;孟亚南;杨雪;;新中国行业体协历史变迁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李Z{;;人与健康的历史变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阙维民;;论杭州城区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趋势[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9 李严;张玉坤;李哲;;晋陕北部地区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历史变迁[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仲杰;;北京城皇城紫禁城城楼彩画配置分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所副教授);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N];北京日报;2000年
2 记者 蔡朝阳 通讯员 田向阳 王昕 朱卫平 陈俊才 熊国春 曹先明 卢峰 杨体锋 王义功;梦里水乡别样情[N];湖北日报;2009年
3 魏华林;保险功能的历史变迁[N];中国保险报;2003年
4 ;古城像塔样层层叠压展现历史变迁[N];科技日报;2002年
5 高振发邋李建成 李文亮;从僻远小山村走来[N];河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江涛;北大宣布:校园拆迁严守文保法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欧阳湘;广州发展目标定位的历史变迁[N];广州日报;2004年
8 通讯员 吴剑平 记者 殷学兵;百万字家庭档案见证三十年历史变迁[N];南京日报;2006年
9 李磊;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隋笑飞;在历史变迁中触摸幸福[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3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郭文;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为军;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栗志刚;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荆蕙兰;近代大连城市文化研究(1898-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德金;国家恐怖主义定义考辨及其历史变迁[D];四川大学;2004年
2 尉富国;壮族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华东方;从历史变迁看和制汉语的词语构成[D];武汉大学;2005年
4 柏宝清;试论日语敬语的历史变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坤;近现代北京胡同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价值[D];吉林大学;2009年
6 田拥军;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D];中南大学;2009年
7 曾学刚;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构[D];郑州大学;2005年
8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9 洪丽;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伍雪辉;课程话语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1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02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