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流行——我的创作与思考
[Abstract]:Positive pop music always interacts with new technologies, new media, new trends, new fashion, new ideas, new ideas and other new thing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other. Why do you say tha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lear that, for examp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other categories of things will not be 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alled "new". When
【作者单位】: 中国轻音乐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广东音乐家协会;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小水池养不出大鱼来——与作曲家王世光畅谈音乐创作与流行音乐[J];音乐大观;2011年06期
2 蒋玲;;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问题[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3 李欣;;访谈录(一) 小水池养不出大鱼来——与作曲家王世光畅谈音乐创作与流行音乐[J];广播歌选;2009年06期
4 张礼仁;覃巍;;浅析音乐剧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5 项筱刚;;《何日君再来》与中国流行音乐之关系——在纪念刘雪庵百年诞辰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06年06期
6 项圆方;;对“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的浅识[J];大舞台;2010年02期
7 杨杰;;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趋向[J];民族音乐;2007年04期
8 朴九月;;跟着这趟拖特巴士摇晃 《非音乐》专访独立乐团TORTE BUS(托特巴士大乐团)[J];音乐大观(非音乐);2008年04期
9 陈穗萍;;打蒙你在鼓里——广州流行歌坛购车大案曝光[J];新青年;1997年05期
10 陈占彪;;八十年代初的“流行音乐风波”[J];中外文摘;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徐玲;;流行乐坛上的“复古”元素[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崔青山;;校园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心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9 张武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行音乐产制研究—以李宇春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享荣;流行音乐抄袭风当刹[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邬焕庆、胡锦武、万一 周婷玉;内地流行音乐:弱冠之年,依然很“弱”?[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安瑞;大众传唱的好歌才能撑起流行音乐的天空[N];音乐周报;2007年
4 远方;“我来了”2007中国流行音乐年度盛典隆重上演[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何文琦;“音乐传世之作应该多元化”[N];深圳商报;2006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高峰;年轻的歌手来相会[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隗瑞艳;流行音乐:没有好作品 难出好人才[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红艳;流行音乐要奔着专业教育走[N];北京日报;2006年
9 晁岱健;流行音乐:找准市场 生机无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张楠;流行音乐——听的?还是看的?[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5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7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8 赵民;歌唱背后的“歌唱”[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青歌赛“民通”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陆露;“流行风”为高中音乐课堂带来一股清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任丽华;社会转型期中国流行音乐及其文化心理蕴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悦;刘欢音乐作品流行的成因和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春力;爱如情歌—中国跨世纪爱情题材流行音乐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苗虎;从当代流行音乐谈音乐的雅俗问题[D];河北大学;2004年
9 潘锐;流行音乐和声中的功能—音级—色彩相关技法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梁远苇;暄嚣的表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123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2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