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张艺谋系列影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钟爱——以《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为例
[Abstract]:The Zhang Yimou series has won a lot of glo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uccess of these film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Zhang Yimou makes ful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in his series, which not only shows his love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but also brings hearing enjoyment to the audience. In this paper, the Zhang Yimou films "Red Lantern hanging High" and "Red Sorghum" are taken as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love of the Zhang Yimou series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分类号】:J61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剑鸣;美学追求: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多元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柴鹏程;;浅析电影音乐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佩伟;;论电影艺术中的音乐[J];电影文学;2010年16期
2 谢德俊;;张艺谋电影对小说的选择及其改编艺术的特色[J];电影评介;2007年16期
3 过嘉芹;;《山楂树之恋》艺术风格赏析[J];电影评介;2010年22期
4 胡楠;张春风;;电影音乐对当代电影发展的影响探析[J];电影文学;2012年23期
5 黄熙;;美术对电影的作用研究[J];电影文学;2013年01期
6 仉雨平;;对电影《英雄》中色彩功能的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5期
7 董卿基;;从电影《大话西游》谈音乐对电影的作用[J];电影文学;2013年15期
8 梁婷子;;浅谈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9 马成涛;;倾听电影:搜寻光影深处的旋律——张艺谋与黑泽明电影音乐比较研究[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年03期
10 崔剑剑;;论画面感对影视文学的制约[J];青年文学家;2012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庆;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蕙蕙;负重的电影太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欣;;浅析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对电影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2 王秋兰;;试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8年08期
3 杜鸣心;;电影音乐浅见——在电影音乐座谈会上的发言[J];电影艺术;198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备忘[J];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0期
2 ;张艺谋、巩俐缘断分手——《红高粱》酿甜酒 《外婆桥》结苦瓜[J];河南石油;1995年02期
3 沈林;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J];读书;1999年10期
4 叶舒宪;谁在导演张艺谋?[J];民族艺术;1998年01期
5 王一川;我性的还是他性的“中国”?——张艺谋影片的原始情调阐释[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4期
6 曹允迪;日本对张艺谋的恩宠[J];艺术评论;2004年08期
7 刘许峰;张艺谋电影散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思忖;恶耶?善耶?喜耶?悲耶? 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J];电影艺术;1998年02期
9 孔朝蓬;创新,还是退守——关于张艺谋新片《我的父亲母亲》的另一种声音[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赵自云;;接受与变形:先锋小说“触电”现象透视——从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谈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艺谋认为现在的文学不太好[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2 王一川;;养神还是养眼:文学与电影之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3 钱广贵;;从《红高粱》到《黄金甲》——张艺谋的“灿烂”与“泛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陈瑜;;娱乐性重构:消费社会与电影文化——从张艺谋《千里走单骑》说起[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黄式宪;;从全球化视野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崛起[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张践;;从电影《英雄》看儒家文化的和平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7 戴松成;;论文化与科技“联姻”[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8 李启军;胡牧;;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段的现代性呈现[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9 张振华;;回望20世纪末期中国电影美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金丹元;张书端;;上海怀旧与时尚影像中的文化悖论[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媛;从《红高粱》到《十面埋伏》[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2 洪兆惠;当下电影为何缺少精神力量[N];辽宁日报;2009年
3 □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教授;“英雄”的道理不该是这样讲的[N];北京日报;2002年
4 许波;巧:《三枪拍案惊奇》的核心[N];文艺报;2009年
5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 刘海波;电影如何更新“中国印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平客;当时有问题的是《霸王别姬》,不是《活着》[N];南方周末;2010年
7 桑克;黑泽明与我们的终点[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张艺谋与斯皮尔伯格超级对话[N];中国电影报;2006年
9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李光斗;潜在利益的诱惑[N];中国服饰报;2010年
10 解玺璋;有劲儿别用错了地方[N];北京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彦;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潘国美;形象建构与身体言说[D];上海大学;2009年
3 刘阳;困境中的突围[D];浙江大学;2006年
4 谢晓霞;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底层形象与现实主义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5 韩琛;漂流的中国青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朴宰亨;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D];复旦大学;2009年
8 万传法;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和美学:1978-2008[D];上海大学;2009年
9 张德军;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周建华;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镇风;当代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张艺谋现象”批判[D];扬州大学;2004年
2 尹辉;《红高粱》:从小说到电影[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莹莹;从小说到电影——阐释学视角下对《红高粱》的主体性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班玉冰;张艺谋电影改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淼;张艺谋影片中的象征主义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坤;从小说到电影[D];兰州大学;2009年
7 王倩倩;在文字和影像中前行[D];山东大学;2008年
8 徐颖涛;论张艺谋电影中女性文化的叙述与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黎力;“新民俗电影”的符号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128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2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