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音乐学院》 2009年
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
周婕
【摘要】: “协奏曲”作为西方交响音乐体裁的形式之一,在与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结合后,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作曲家采用一件中国民族主奏乐器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或西方管弦乐队共同演奏的形式,借鉴融合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充分发挥了主奏与协奏关系中旋律、和声、复调、音色音响、演奏技巧、华彩段落等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表达内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民族器乐协奏曲的创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品数量不断增多,作曲技法和风格也随时间的推移而越发成熟和多变,影响力日渐扩大,在民族器乐协奏曲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更多的创作方式和开放的视野。 本论文力图从不同时期代表性的民族器乐协奏曲作品,对这一体裁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对民族器乐协奏曲体裁的由来、表现手法,以及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之间的关系阐述后,梳理出民族器乐协奏曲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至今的创作发展历程。第二章,选择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代表性的三部民族器乐协奏曲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题材、旋律音色、特色音调语汇、和声语言、复调手法、曲式结构、主奏乐器与乐队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以此来论证传统音乐语汇的创作手法在这些民族器乐协奏曲中的实践运用。第三章,挑选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影响力的四部民族器乐协奏曲,通过对音色音响在作品结构、织体以及新音源的探索尝试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究现代音乐语汇的创作手法在民族器乐协奏曲中的多元发展。并试图在以上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中“共性”与“个性”的音乐理念,以及传统音响观向现代音响观转变的看法,并充分肯定本文所涉及的七部民族器乐协奏曲作品的存在价值和地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美爱;;具有时代性的中国传统音乐——民乐协奏曲《火祭》之我见[J];黄河之声;2006年06期
2 张建国,张飞龙;论民族管弦乐队的配器特征[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赵艳芳;从历史深处走来——有关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发展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梁茂春;论刘文金的民族器乐创作[J];音乐研究;1987年04期
5 廖玉麟;二胡艺术中的三颗“明珠──论刘文金的二胡创作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6 李复斌;初溯西洋管弦乐队与中国民族乐队音响发展的不同轨迹及配器的形成和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年01期
7 蔡乔中;;朱践耳交响曲的“数控节奏”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8 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人民音乐;1955年06期
9 王川;谈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配备问题[J];人民音乐;1961年06期
10 李焕之;民族乐队音乐的创作问题[J];人民音乐;196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文金;[N];音乐周报;2005年
2 陈国权;[N];音乐周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小艺;试论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传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方芳;;中国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艺术特色——以几首中国民族器乐改编曲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4 马昕;高山流水韵依依——山东筝派、武林筝派《高山流水》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石新竹;;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理解与演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6 解楠;;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7 孟璐;;琵琶曲《龙船》运用的演奏技法分析(上)——琵琶曲《龙船》三个版本中运用的基本演奏技法分析[J];北方音乐;2009年03期
8 王艺蓓;;民族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研究[J];北方音乐;2009年05期
9 孔夺;;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特征[J];北方音乐;2009年07期
10 王帅;;浅谈钢琴重奏的重要性——勃拉姆斯室内乐中的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2010年06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珺;;黄土地唱响的女儿歌——论赵季平音乐创作的民族精神[J];大众文艺;2011年05期
2 吴亚娟;;从《牧神午后前奏曲》谈印象派音乐创作技法的改变[J];黄河之声;2010年05期
3 刘婧;刘欢;;浅析20世纪后期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性[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胡志平;;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与中国传统音乐资源——对民族管弦乐队发展现状的审视与思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胡志平;;对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思考与认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陈正生;赵松庭制笛公式评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1期
7 李小戈;马力;;二十一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乐派论争——首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01期
8 田青;;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02期
9 李吉提;;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1期
10 庄怡红;;“大音希声”新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新;用一个名称面对世界[J];福建艺术;2001年02期
2 李焕之;谈谈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问题[J];音乐研究;1983年01期
3 胡登跳;民族乐队的建设问题[J];音乐研究;1983年03期
4 李焕之;传统音乐和我的创作[J];音乐研究;1988年02期
5 管建华;音乐“现代化”与现代化批判[J];音乐研究;1999年01期
6 李焕之;论歌曲创作上的“一般化”问题[J];人民音乐;1951年03期
7 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人民音乐;1955年06期
8 于润洋;器乐创作的艺术规律[J];人民音乐;1979年05期
9 朱舟 ,俞抒 ,高为杰;《蜀宫夜宴》创作札记[J];人民音乐;1982年05期
10 胡登跳;民乐创作的创新与继承[J];人民音乐;198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焕英;;两次民乐大赛的比较[J];音乐生活;2008年01期
2 ;民族器乐要跟交响乐平起平坐——永远怀念焕之同志[J];人民音乐;2001年03期
3 荻飞;;打出一条新路来——民族器乐家刘天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年04期
4 ;音讯[J];云岭歌声;1997年06期
5 ;北京第二届“月坛杯”少儿民族器乐比赛圆满结束[J];人民音乐;1999年09期
6 牛苗苗;中国民族器乐“新潮”之发端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叶朝晖;夏小玲;;民族器乐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海;2010年05期
8 珂人;;我教外国人学笛箫[J];乐器;1987年05期
9 ;在全国首次民族器乐《山城杯》电视大奖赛中我院选手及校友获得优异成绩[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0 林淑华;隆重纪念华彦钧诞辰一百周年 全国民族器乐南京邀请赛纪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凤杰;孟子厚;;民族器乐最佳混响处理的初步听觉实验[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凤杰;孟子厚;;主观混响感差别阈限的测量[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孟子厚;;典型传统剧场声学特性测量[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张婷;[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实习生 张岩 采访整理;[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婷;[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海霞;[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杨红;[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文艺橙;[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朱默涵;[N];音乐周报;2000年
8 白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朴东生;[N];音乐周报;2009年
10 梁茂春;[N];音乐周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逊芳;上海市杨浦区学校民族器乐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茜;十九世纪以来中西方船歌发展演进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娜;走向流行的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潘丽娜;扬琴作品《秋·梦·藕》的音乐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5 陈慧轩;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中的竹笛交流[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6 董菁;二胡音乐会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董巍微;中国钢琴作品中对民族器乐模仿手法的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纪维剑;俞逊发竹笛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伍瞳;“笙组合”及其艺术特色[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郭慧;试论二胡演奏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1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