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依旧:为先贤继绝学——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
[Abstract]:First,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origin of Guqin.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saying: the first is that Fuxi invented the Guqin. The Book of the harp says: "Fuxi cut the Tung for the Qin." In the Han Dynasty, Cai Yi, a great pianist, also wrote "Fu Xi used to play the harp in order to resist evil spirits." The second saying has been said that the Qin was invented by Shennong. Early Eastern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3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明君;现代社会中的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彭兆荣访谈录[J];民族艺术;2001年01期
2 许靖;如歌的行板——《李岚清音乐笔谈》出版发行[J];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李江涛;秦瑞;;中国传统艺术的过去和现在——以古琴、古筝为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2 曾诚;;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理念解读——以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为例[J];歌海;2012年02期
3 蒋芝英;;依托区域文化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义乌为个案[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4期
4 吴海燕;;浅谈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5 周羽;;歌圩文化及其近代命运[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杨荣;;民间智慧:消解苦难与承续生命的力量——评张宇的小说《活鬼》[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9期
7 么加利;;论西南民族地区“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意蕴[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李冰;;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浅谈新课改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几个转变[J];新课程(上);2012年04期
9 曲佳;;浅谈音乐表演中的心理素质问题[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周琼;;从“国乐观”的变迁探析国乐传承[J];作家;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向迎春;;论音乐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唐仕军;q"土窑工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宫佳妮;朱广庆早期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创作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慧;《溪山琴况》“和淡清雅”探赜[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晶晶;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温燕;陕北道情的音乐考察与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丹;元韵天真 古调犹存[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精品展柜[J];对外传播;2010年04期
2 李阳波;;曲淡节稀声不多——闲品中国传统文化之一[J];时代主人;2010年06期
3 镜愉;;老桐 悠悠太古琴禅声[J];东方养生;2011年04期
4 韩西芹;袁志强;;重庆人的古琴风雅颂[J];今日重庆;2006年Z2期
5 ;“缘”来是琴[J];市场w,
本文编号:231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31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