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结构探析

发布时间:2018-11-10 21:37
【摘要】:正前言1993年,于润洋先生发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文章,刊登于《音乐研究》。这篇文章一度被认为是音乐学分析的楷模之作。于润洋归纳前奏曲及终曲的结构时说到,"一个完整的拱形音
[Abstract]:In 1993, Yu Runyang published an article on the Musicology of the prelude and the finale of the opera Tristan and Isolde, published in the study of Music. This article was once regarded as a model for musicological analysis. When Yu Runyang summed up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lude and the finale, he said, "A complete arched sound
【作者单位】: 武昌理工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年01期

2 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罗可曼;;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周娟娟;;E.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教学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喻樱;;高尚的人格、圣洁的心灵——交际花薇奥列塔性格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符周利;;论西方宗教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王晶一;;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咏叹调《我心花怒放》演唱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吴建华;;美国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格什温及其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熊丹;;浅析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琦;;科学传播的一种方式:释义——波爱修斯对科学知识传播的一种启示[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斐;挣脱温柔的镣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关彦;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冠英;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军;;关于于润洋对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J];艺术广角;2003年01期

2 张晓丽;;浅谈于润洋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J];黄河之声;2009年14期

3 R·瓦格纳 ,季耐雪;《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歌剧脚本全译(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燕青;Ken Howard;;值得等待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J];歌剧;2008年05期

5 许渌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J];歌剧;2011年05期

6 马良;特里斯坦VS莫雷诺:鹰之双翼[J];当代体育;2001年23期

7 金建民;;六月首演的歌剧[J];歌剧;2008年06期

8 群利;;《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2009年2月号[J];音乐爱好者;2009年03期

9 朱莉莉;;世界上最孤独的小岛[J];晚报文萃;2010年12期

10 西蒙·温彻斯特;朱莉莉;;世界上最孤独的小岛[J];中外文摘;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云;;连理枝考论[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伍毅;;爱英语与学英语[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流动性再泛滥 商品市场响起前奏曲[N];证券时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改革的前奏曲[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道言;感动世界的爱情悲歌[N];音乐周报;2007年

4 紫茵;在爱情悲歌中“受洗”[N];音乐周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凯;一流设施迎嘉宾[N];人民日报;2001年

6 宋春萍 刘洪志;谱好网络化的前奏曲[N];中国档案报;2001年

7 景作人;跨越艰难 昂首起步[N];音乐周报;2009年

8 朱景冬;巴尔加斯·略萨新作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韩建清;向着“四个一流”的目标[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鞠青;从“六运”到“九运”[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梁发勇;卡普斯汀钢琴复调套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3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6 康啸;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7 袁昱;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峗;“爱的升华”之旅[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2 杨欣欣;试析储望华钢琴作品《前奏曲六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丹丹;世界性品质的可贵求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单小渌;前奏曲的历史演变及格里埃尔《二十五首前奏曲》(Op.30)的演奏诠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曹鹏;浅析如何演奏塔内耶夫#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6 张斯博;论储望华《前奏曲六首》的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崔源;肖邦、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亘;浅析门德尔松《三首前奏曲》op104a及演奏解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9 王坚;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10 刘祖育;论肖邦三首前奏曲的四个演奏版本[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3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323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