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屈原》中《夜空中银河低垂》的结构分析
本文关键词:试论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声乐技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引言
婵娟是屈原的侍女,是歌剧《屈原》的女主人公。 《夜空中银河低垂》是婵娟以为屈原被害后所演唱的的咏叹调,也是歌剧《屈原》中一首颇具分量,感人至深的咏叹调,是婵娟的重头唱腔。 该曲以其优美的音乐旋律,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的情感表现力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同时也因为难度大、艺术性强,使得这首作品常被选为声乐演唱者必选唱曲目。 正是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使该曲成为久唱不衰的民族精品。
二、歌剧《屈原》
(一)作者简介
素有“人民音乐家”、“时代歌手”之称的施光南(1940~1990),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 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 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上百首清朗明快、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抒情歌曲。 这些作品旋律流畅,赋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传达出中国人民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切热恋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之情,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流传至今,广为传唱。
不仅仅是歌曲创作方面,施光南在西洋管弦乐、京剧、歌剧等领域都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例如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打酥油茶的小姑娘》、京剧《红云岗》、歌剧《伤逝》、《屈原》等。 其中,歌剧《屈原》是他历经二十余年,耗尽毕生精力的一部不朽巨作。
(二)创作背景
20 世 纪 60 年 代 ,施 光 南 还 是 莘莘 学 子 的时 候 ,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看到郭沫若老先生的话剧《屈原》剧本,马上就被这部史诗般气魄的作品所深深地吸引。 这部剧人物性格分明,故事脉络清晰,戏剧冲突具典型性,他沉迷在剧中屈原先生、婵娟与仆夫忠贞爱国、大义凛然的精神之中。 剧作家韩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对于施光南来说,歌剧《屈原》不得不提。 施光南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屈原,我的梦》中写道,《屈原》是他十几岁少年时期就做的一个梦,他看到郭沫若的话剧《屈原》时,就下决心把它写成歌剧。 ”
①1984 年,施光南与剧作家韩伟开始了歌剧《屈原》的创作。
在当时轻歌剧盛行的年代,施光南探索性的将《屈原》写成全唱性的歌剧,在这部歌剧里,他将楚剧、京剧、花鼓戏等民族戏曲音乐与西洋技法相结合,咏叹调、重唱、宣叙调等完美接洽,使歌剧《屈原》呈现出一种大气恢弘、波澜壮阔的气质。 正如施光南所说:“如果说我的歌剧《伤逝》是一幅色彩清淡的水彩画,那么《屈原》则是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
②1990 年 3 月 ,基 本 完 成 全 部 音 乐 的 配 器 后 ,歌 剧 《屈 原 》以清唱音乐会的形式登上音乐舞台,引起很好的反响。但令人痛惜的是,这部作品尚未完成,施光南先生在与女儿练习演唱《屈原》的过程中突发脑溢血,带着对这部作品无限的激 情 离开了人世。但是好的作品不会因此而埋没,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1998 年, 中国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和武警政治部文工团决定排演这部歌剧,并在北京国安剧院上演。次年,歌剧《屈原》获得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三)主要内容
歌剧《屈原》共有六幕,主要讲述的是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着名爱国诗人屈原任楚国三闾大夫,对外主张连齐抗秦,共御强敌,对内主张变法图强。因其主张限制到贵族特权从而受到亲秦的南后与秦国密使张仪陷害, 屈原的学生宋玉为保自身安全不耻变节,侍女婵娟不畏强权,坚贞不屈的跟随屈原先生,最终误饮毒酒身亡的感人故事。 剧中主要塑造屈原、婵娟、仆夫坚贞爱国、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讽刺卖国求荣、贪享荣华的南后、靳尚。
三、《夜空中银河低垂》的结构分析
(一)剧情结构
《夜空中银河低垂》出现在歌剧《屈原》第五幕中,是 婵 娟的咏叹调。婵娟———此部歌剧的女主人公,在剧中地位仅次于屈原,她是施光南虚构出的一个人物,她的形象与屈原相辅相成,作为屈原光辉形象的补充与烘托,二者共同构成了坚贞不屈、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夜空中银河低垂》作为婵娟的主题音乐,象征了忠贞,贯穿第五幕。 歌曲分为听到先生被害后的悲痛欲绝、回忆与先生共度的美好生活、要追随先生同去的决心这三个部分。 此唱段既表现了婵娟对南后等人卖国求荣的痛恨,又表现了她在逆境中仍然不惧强权、坚守自己的信仰,与先生同在的信心。 在这部歌剧里,婵娟不仅是屈原身边一位普通的侍女,同时还是屈原先生正义美,爱国情操的另一个化身。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婵娟的存在似乎可以认为是屈原辞赋的象征,她是道义美的形象化。 ”
③在第一幕中,屈原在桔园中,为他的学生宋玉写下了《桔颂》,告诫他要不屈不挠的追求真理,一片赤诚与日月同光,心似红桔般纯真,志如桔树般坚定。在此时婵娟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侍女,到第四幕面对南后的强权,她毫不惧怕,质问南后如何陷害屈原先生。当看到民间在为屈原招魂,以为屈原真的死了,婵娟悲痛欲绝唱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夜空中银河低垂》。这个唱段对于婵娟来说,是一个重头唱腔,此时婵娟形象处于一1的作用。 正是这个唱段,使得婵娟从一个不起眼的侍女,升华为一个愿为真理和正义牺牲自我的形象。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屈原坚贞坦荡,磊落忠义的光辉灵魂。 说明屈原精神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感染着身边有正义的人。这首作品算是婵娟对屈原人格魅力的讴歌。为全剧高潮的掀起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在第六幕中,《夜空中银河低垂》旋律作为背景音乐一开始就缓缓再次响起,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让每一个人都再次陷入婵娟深深地对先生敬爱与怀念之情之中。 这种再现充分说明此唱段在整部歌剧中不可获缺的重要性。
(二)音乐结构
这首咏叹调采用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该唱段音乐的整体风格凄美深情,旋律线条舒展且富有弹性,音域从小字组 C1~C3,声区宽,跳跃大。五度以上八度大跳出现多次,这样就造成了情感的起伏,深刻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全曲是一个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 第一部分(1~60 小节),这一部分是一个并列单二部曲式。A(1~36 小节),这是呈示主题的部分,“夜空中……红烛流泪”是婵娟的主题音乐,全曲由此开始发展,奠定了整曲的旋律基调是深情而柔和,将婵娟内心孤寂,空荡荡的失落感表现出来,直到“听耳边……”八度大跳,强音记号和渐强符号出现,使得情绪进一步推进,为接下来的人物情感做铺垫。B(37~60 小节),这是继续发展的部分,在节奏形态上仍然选用呈示部的大体节奏,没有过多变化,主要是在音区上进行了改变。这样就可以使整个歌曲一气呵成,意境得以很好的过渡而不显得突兀。大跳过后,一开始便爆发情感,直接感叹:“先生啊,你没有死”,在高音区上激情地宣泄着婵娟内心悲痛的情感,掀起高潮。运用变化模进和震音的伴奏手法,衬托着主旋律的线条,与主旋律相辅相成。
间奏(61~76)小节之后,音乐进入第二部分(77~138)小节。 这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 这两个部分音高线条大体相似,主要是节奏上的变化,后者只是比前者节奏处理的紧凑一些,因为是对过去与先生相处的回忆,不是那么凄凉。 而是带有一种自我的宽慰。 歌唱起来,就需要更多的口语化。 A′(77~96 小节)是婵娟主题音乐的变化发展,思念地、诉说地展开对屈原先生的回忆,与之前的悲伤情绪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音乐上的冲突。 B′(96~138 小节)虽是再现段,但再次重复的音乐, 加深了婵娟人物的情感表达, 加剧了戏剧和音乐上的冲突, 将那种对屈原先生深深地敬仰之情完美的表现出来。 尾句:“待明日,魂游那九重天,与先生再相会。”直接爆发婵娟的情感,引人遐想,将音乐推向最高点。
《夜空中银河低垂》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婵娟人物形象涅盘重生的蜕变。例如,第一部分缓缓诉说的节奏,平稳的旋律线,A 段歌词“银河低垂”、“红烛流泪”、“心欲碎”、“凄凉更鼓声声悲”,这些可以反映婵娟内心的害怕和孤单,但对屈原的敬仰给了她强大的心灵支持, 让她的内心恐惧化为不卑不亢直面强权的勇气。 因此,在第二部分 A′,婵娟的对应唱段歌词换成了“灯火彻夜明”、“大江畔”、“激情的心潮逐江涛”、“风冷人不归”,这种歌词上的变化,使得歌曲发展由柔和到激动、由低落到激昂。 一系列的模进使感情更饱满,使全曲逐步高潮,有条不紊。
四、婵娟的艺术形象分析
1宋玉是屈原的学生,婵娟是屈原的侍女。两人都是屈原身边的追随者。 婵娟是一位单纯善良、美好无暇的纯真少女,她每天无微不至的侍奉屈原。 她虽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侍女,地位卑微,但是她聆听先生的教诲,学习先生的精神。在面对公子子兰的爱慕,婵娟始终洁身自好。在屈原遭到南后等人的陷害, 婵娟此时性格上的戏剧冲突就表现出来, 她无惧强权,把自己的生死抛在度外,质问南后,与此时贪图生死,变节背叛的宋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误饮毒酒时,婵娟没有感到恐惧,反而自豪,感恩。 认为,先生活着便有楚国,幸好先生没有死。 她愿和先生一样,死要磊落,生要光明。
婵娟戏剧形象的一步步建立, 充分展示了这部歌剧的戏剧冲突。 正如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所说:“一部戏永久的价值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
(二)音乐性形象
在这部歌剧的节奏中, 施光南用了比较重的笔墨来描写婵娟,使人物内心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使其戏剧性形象在整部歌剧中得到突出表现。婵娟的一系列的咏叹调在戏剧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上起了相当有力的作用。在《桔颂》中,因为先生赞颂的是宋玉,婵娟则用女高音作为一个陪衬,使得整个曲目听起来有支撑,不空洞。 在《夜空中银河低垂》中,婵娟已然有血有肉,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物形象,不再是一个侍女形象。 在《离别的歌》中,婵娟代替屈原而死,她舍生取义的精神赢得所有人的敬仰。 这个时候,婵娟的形象得到升华。整个塑造有条不紊,有层次有理性。戏剧性极强,不造作。
五、《夜空中银河低垂》的演唱分析
施光南为婵娟角色谱写了较多的戏剧性很强的咏叹调和宣叙调,演唱技术难度较高,整部歌剧作曲家运用了西方歌剧形式, 所以在演唱上更要注意真假声合理的转换以及腔体的运用。下面将从气息、语气感、情感表演、等几方面谈谈笔者在表演这一人物的体会。
演唱歌剧咏叹调与演唱小民歌不同, 它需要更多通道的运用。 在这个曲子中,非常需要整体共鸣的构建,最基本的还是有良好的气息做支撑。歌曲呈示部分“夜空中。银河低垂,囚槛旁红烛流泪……”这是婵娟的主题音乐,反映她一个人站在漆黑的夜晚,陷入对屈原先生的回忆。在演唱时可以借鉴通俗唱法中的气声, 叹息着唱, 将夜空中那种孤寂的感觉表达出来,做到声音娓娓道来,吸引听众进入故事情节,语气不要太强烈,气息作为支持。直到“凄凉的更鼓声声悲,先生啊你没有死……”这里出现一个八度大跳,要唱的有张力,哼住高位置,气息抓住以后由弱逐渐打开,随着渐强力度逐渐加强,“更鼓”两字要唱出来,这两个字,由于在加强符号,且字眼是:“凄凉的”后面,唱的时候容易只顾及前者而把“更鼓”二字忽略。 到了:“先生啊…你没有死”这一部分,情感达到高潮,此处是婵娟情感的宣泄,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人物心中悲痛的心情,处理好这一系列的力度变化以及声音上的控制,就需要大量气息的支持。 音量上越来越强,两个“先生啊你没有死”应该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气息深入,叹息到底。 第一个“先生啊”由于节拍较长,更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撑,横膈膜要充分打开,同时气息也要加以控制,头上共鸣点始终不能掉下来,气息越来越饱满,然后深吸一口气,特别是“凄凉”、“”喷口“声声悲”两字,加强出口时“喷口”的力度和阻气气流,形成悲痛的语气,“没”字需要重点突出,力求体现婵娟内心深处悲痛之情。 但气势上还是要回归,不能越来越强,否则难以控制,后面也无法表达清楚情感变化。
(二)语气感
歌唱艺术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就是因为歌唱的语言是运用歌唱的技巧将生活语言艺术化。 语气感在歌唱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传达人物的情感,使歌唱具有感染力。 语气感时常和气息相辅相成,不能割裂。 既要注意气息的运用,还要注意谱面山力度符号,从而加强语气感的表现。
例如,“啊,想起了多少次侍奉先生写文章……”这是回忆性的叙述咏叹调, 此时婵娟以为屈原已经被南后等人陷害杀死, 所以回忆中饱含悲痛但又是陷入一种对往日与先生相处生活怀念中的自言自语。 因此,是吟唱的感觉,说着唱,声音深情亲切,悲而不伤,像讲故事一样的语气。 笔者在演唱这部分的时候,因为音区不是很高,总是想找亮声出音色,忽略歌唱语气感,使得这段宣叙性质的感觉无法表现出来,声音僵硬直白。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与练习,有意识的去感受这段表达的人物情感,自然的把声音放下来,叹息着,按照说话的语气去唱这部分,注意语气的亲切感,就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到了歌曲的结尾部分,婵娟回到现实,表达对屈原的敬仰,要永远追随先生,与真理正义同在的决心与勇气。 此时,“待明日,魂游那九重天”要唱的感觉空空荡荡。 “与先生再相会”要唱的坚定,毫不犹豫,充分表达出婵娟对先生精神的讴歌和追随先生的勇气。
(三)情感
在歌剧演唱中, 情感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 丰富人物内心,充实歌剧情节。
唱到第二段,要与前一段“先生啊你没有死”形成一个对比,“你化为明月,照神州,一片丹心送光辉。”要从刚才的激情悲愤的情感里出来,重新换一个姿态,换一口气,带着深深的敬仰与崇敬之情演唱。 “我愿做月旁一颗心,身相伴,心相随”又要换一个情感,,要唱的坚定但又柔和,以学生的姿态向老师表达追随的决心。
六、结语
作为声乐学习者,在演唱每一个歌剧作品之前,通常首先要做演唱前的准备。 从歌剧总体方面、结构方面、艺术形象方面、演唱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经行合理的二度创作,运用自己的专业技巧和表现能力诠释好这部作品, 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戏剧人物形象。
注 释:
① 作曲家施光南与歌剧《屈原》管萧。
② 龚琪:作曲家施光南与歌剧《屈原》,载自《人民音乐》,2003 年版。
③ 2003 年 2 月 3 日。
参考文献:
[1] 施光南.谈歌剧《屈原》──致李晋玮的一封信[J].人民音乐,1998,(8):7-8.
[2] 龚琪.施光南与歌剧《屈原》[J].人民音乐,2003,(6):16.
[3] 邓勤.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演唱技术研究———以三首咏叹调为例[J].大众文艺,2011,(7):97-99.
[4] 熊芬芬.浅谈施光南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塑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43-45.
[5] 邓勤:试论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声乐技艺[D].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9.
本文关键词:试论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声乐技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3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