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江西琴派”考论
[Abstract]: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re was a "Jiangxi poetry school" in the field of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but few people knew that there was a "Jiangxi piano school" in the field of Song Dynasty art. Jiangxi Qin school was formed as early as the Song Dynasty and formed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It was formed as three major piano art schools with the Peking division and Zhejiang Qin school, and Zhejiang Qin school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Jiangxi Qin school. Jiangxi Qin school has its own instrument music, known as "Jiangxi music", at that time scholars all like to compete for music, become the dominant school and dominant trend. The leader of Jiangxi Qin School was Ouyang Xiu, a native of Luling in Jiangxi Province. He was accompanied by Qin all his life. He had rich Qin music thoughts, often with Qin members, and with the appeal of cultural allies, and naturally formed around him Liu Chang and Su Shi. Yang Chi, Sun Daozi, Shen Zun and other schola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of piano art. After Ouyang Xiu's death, the main successor of Jiangxi Qin School was Jiangxi Lushan Taoist Cui Fai. He invited famous scholars such as Su Shi and Ye Mengde to fill in songs for more than 30 piano songs. From this, the formation of both piano music and piano songs of the famous "Jiangxi spectrum."
【作者单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部;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崔文彬;;试论苏轼的排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岳五九;;薛能诗歌渊源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周祖琳;;双重灯影——浅论苏轼咏史诗特点之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姚菲;;从“山川之秀美,而发于咏叹”谈起——苏轼山水诗再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刘倩;崔妍;;《庄子》对苏轼诗歌文学影响诹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方晓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苏轼写给苏辙的词看其兄弟间的情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刘yN;;东坡书画题材诗文的思想内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欧小林;;柄谷行人的“现代文学”含义探索——从《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到《现代文学的终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立言;;宋代墓志铭的虚与实及其反映的历史变化——苏轼乳母任采莲墓志铭探微[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刘京臣;;王维对宋词影响研究[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建升;;苏轼词编年补正[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瑞侠;;《楚辞·渔父》形象演变与解析[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冯晓庭;;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初探[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崔海正;;北宋“东州逸党”考述[A];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朱恒夫;;队戏考论[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石玉亭;曹闻民;;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传统文化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涛;;唐宋时期造纸业重心的地理变迁[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罗宁;唐五代轶事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复旦大学;2003年
9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杨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桂红;苏轼尚“谐”诗歌的审美取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霞;辛弃疾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筱娟;历炼骏骨阅山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如;我对《醉翁亭记》的几点看法[J];名作欣赏;1982年01期
2 周治华;;试评欧阳修对梅尧臣及其诗的评价[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3 张文潜;浅论晏殊、欧阳修的词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4 钟尚钧;略谈欧阳修的散文[J];语文学刊;1990年02期
5 吴新宇;隆基;伯敏;;画荻学书[J];教师博览;1996年12期
6 萧世民;论欧阳修之贬滁州[J];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7 魏怡勤;欧阳修与扬州大明寺[J];江苏地方志;2004年03期
8 任彦;;“怕”的境界[J];农村工作通讯;2007年03期
9 傅嘉明;;苏轼:想当然耳[J];阅读与写作;2010年07期
10 刘崇学;;重重似画 曲曲如屏——欧阳修西湖组词《采桑子》赏探[J];宝鸡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清;;欧阳修与《范公神道碑》[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光崇;;欧阳修对两《唐书》的论证[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3 郭鹏;;欧阳修以文为诗及其诗学思想析论[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韩杰;;论欧阳修的“春秋学”[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5 王倩;;欧阳修对朱熹“《诗》教”思想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倩;;朱熹在“《诗》教”思想上对欧阳修的借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鹏;;北宋诗学思想札记三则[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连心豪;;宋儒与谱牒之学[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人瑞;;从谱牒所载民俗证明汉族南迁史实[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懋义;;蔡襄书品论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恩涛;欧阳修千年诞辰邮品发行[N];中国邮政报;2007年
2 徐冶敏;千年诞辰再掀名人争夺战[N];中国商报;2007年
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欧阳修: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N];东方早报;2011年
4 江锡钰;含英咀华 探骊求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胡廷发;欧阳修故里景观[N];光明日报;2003年
6 梅晓名;欧阳修与范仲淹的忧乐观[N];鞍山日报 ;2007年
7 钱德军;柴瓷说辨[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周汉华;欧阳修心系治黄[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周 纹;欧阳修与夷陵[N];中国水利报;2002年
10 汤吟菲;潜心学术 精神可贵[N];安徽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复旦大学;2010年
2 曾建林;欧阳修经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何婵娟;以嘉yP为中心的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传道;北宋书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葛付柳;北宋新喻刘氏家族及其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喻进芳;论曾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冬梅;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培友;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伟;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红卫;欧阳修的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5年
2 方南波;《庐陵学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杜丽萍;韩愈欧阳修碑志文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廉红红;欧阳修山水文学作品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5 杨军;欧阳修与北宋书法[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骁飞;宋代疑古第一人—欧阳修的疑古思想及辨伪成果[D];河南大学;2007年
7 倪德茂;欧阳修王道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娟;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李君华;欧阳修《诗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杨丽萍;欧阳修《诗本义》诠释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1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0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