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回归——简述普罗科菲耶夫的舞剧音乐创作
[Abstract]:In contrast to contemporary Soviet composers,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was involved in a wider range of creative fields, including not only operas, symphonies, chamber music, concerto, and recital plays. Piano solos and other forms of almost all classical music, but also in ballet, film score and other aspects of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such as his film "Alexander Niewski" soundtrack is still regarded as a classic later generations. Ballet creation runs through his entire artistic career and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link to explore his overall artistic practice and creative style. Unfortunately, domestic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still pending.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分类号】:J6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富艺;;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中的中心和音技术探析——以《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J];齐鲁艺苑;2011年03期
2 胡扬;;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兼容的风格——以《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为例[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3 任佳;;《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对于乐队低音区的充分强调与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翁欣瑶;;用音乐讲故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赏析[J];琴童;2011年07期
5 陶一陌;;在欣赏中彼此相视——看当代作曲家在创作理念与听众对接中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6 司马勤;李正欣;;银幕上的作曲家靠谱吗?(二)[J];歌剧;2011年07期
7 钟毅;;第三届中韩作曲家作品交流活动在京举行[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8 ;作曲家梁雷荣获罗马奖[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9 胡越菲;;十二星座作曲家——追求完美的处女座[J];歌剧;2011年09期
10 李晓军;;《校园歌声》 光彩夺目的飞翔舞台[J];校园歌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林华;;复调感的获得[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京音;王诗然喜摘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桂冠[N];音乐周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瑾 综合编译采写;华裔作曲家独领风骚[N];音乐周报;2008年
3 王洪瑞;廖飞与黔籍著名作曲家杜兴成座谈[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陈荃有;当代作曲家走出“围墙”[N];音乐周报;2009年
5 赵世民;业余的专业管理者和专业的业余作曲家 访敖昌群[N];音乐周报;2010年
6 记者 李天然;我市作曲家安九六 成“获奖专业户”[N];大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我市一高中生与作曲家吕远再度合作[N];威海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裕;房绍卿:作曲不用纸和笔,用电脑[N];文汇报;2010年
9 姜宇;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寻找自己的音乐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找寻深圳音乐的“精神锦囊”[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9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10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冰;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单士锋;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孙栗原;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法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朱慧子;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方e,
本文编号:2430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3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