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心关系看《乐记》的“唯乐不可以为伪”
[Abstract]:Music confirms that music is the natur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reveal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emotion of the subject of beauty creation, and holds that music is the perceptual manifestation in the deep feeling, the prosperity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emoti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trong emotion of the subje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subject, and then the beauty of the mean in the process of harmony. Through the tru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sic and joy, it is further proved that "music can not be false", which is an important aesthetic proposi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06JA75011-44040)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姚徽;论朱熹《论语集注》的特点及贡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7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郭淑新;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粟品孝;文本与行为:朱熹《家礼》与其家礼活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竞芬;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东屏;潘红霞;;朱熹理欲观新释[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宇;;朱学在温州的传播与永嘉学派的消亡——南宋区域文化与主流文化互动的个案研究[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仕慧;;论乐府诗中的三言节奏与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申红玲;;《说文解字》中所见产科词语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戴和冰;《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易类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4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董煜宇;朱熹科学思想管窥[D];郑州大学;2001年
9 陈颖;宋代动量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苏小华;文献所见唐东都制度考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贵;封建一统意识在音乐理论中的延伸——解“乐由中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王志成;《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思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周艳;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从《乐记》看乐与政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4 蔡德予;《乐记》美学思想五题[J];中国音乐学;1998年02期
5 蔡仲德;《乐记》作者再再辨正——与吕骥先生商榷[J];中国音乐学;1989年04期
6 王爱华;《乐记》及其音乐美学思想[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陈艳;《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浅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蔡仲德;与李学勤先生辩“乐记”作者问题——兼论学术信息交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9 鹿建柱;《乐记》中的乐美三则[J];中国音乐;2000年01期
10 张群,龚元秀;《礼记·乐记》中的文艺思想[J];学术交流;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雪丽;;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观——由《乐记》中音乐教育思想的审美情感所引发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夏一雷;;初探《乐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乐舞长歌立潮头[N];沈阳日报;2009年
2 ;音乐治病古今谈[N];音乐生活报;2010年
3 刘钦明 文华 黄新华;《越洋电话》:歌唱盛世新农村[N];南昌日报;2009年
4 吴志菲;唱响红歌的意义[N];人民日报;2011年
5 杨锦峰;乐者,乐也[N];大连日报;2010年
6 孙蓉蓉 南京大学文学院;《乐纬》与《乐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任晶晶;女子民族乐团怎样走出一条新路[N];文艺报;2010年
8 赵婀娜 黄金 整理;艺术教育要走向“平等”[N];人民日报;2010年
9 刘晓娟 剑阁县沙溪中学;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N];广元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学峰;《乐记》对音乐的三重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兰璐璐;论《乐记》的“治乐”思想[D];山西大学;2012年
3 王s,
本文编号:2507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0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