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与和谐社会——双重乐感的音乐教育理念之实践意义的深层阐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阎孟伟;;“求同尊异”: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可能的原则[J];江海学刊;2007年04期
2 王公龙;;“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和新范式[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3期
3 张欢;付晓东;;“双重乐感”的人才培养设计——以新疆多元音乐文化为案[J];中国音乐;2008年04期
4 张欢;张力泉;;再论“双重乐感”的人才培养[J];中国音乐;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6年
2 方克立;[N];光明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新平;粟进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周莉;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章征科;;洋务运动时期士向知识分子的初步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张能为;;文化、语词与文明:伽达默尔的文化理解与现代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宫维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冲突的逻辑进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阳春花;易志高;;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瑜;;进化论中国传播的语境与选择[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马丽蓉;论西方传媒在中阿合作中的阻障作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泽环;;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点思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5 曲洪亮;;文化软实力与精神文明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唐翼;;简评文明冲突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柳凌之;;网络和网络时空格局[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8 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经济性原因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9 马玲娜;;乡村体验型老年度假公寓的开发构想[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仁;;回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7 赵良英;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武汉大学;2010年
8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郑闯;镜像与他者:《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兰卉;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才;当代青少年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陆海英;论中国海军护航索马里——国家利益视角[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仙琴;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2575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7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