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代“武乐”的几个音乐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纯一;曾侯乙编钟铭文考索[J];音乐研究;1981年01期
2 方建军;;伶州鸠与周代的七律[J];音乐研究;2007年04期
3 高亨;;周代“大武”乐的考释[J];山东大学学报;1955年02期
4 李学勤;《世俘》篇研究[J];史学月刊;1988年02期
5 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J];文物;1989年01期
6 项阳;;“武音”辨[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7 王子初;;周乐戒商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04期
8 高亨;上古乐曲的探索[J];文史哲;196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东;;《乐记》的当下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张沙;;浅谈“郑卫之音”兴盛、衰微的原因及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黄玉华;;《唱论》产生于元代的必然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尹宁宁;;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郑彩云;熊慧勇;吴志刚;;先秦政治救灾制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6 张捷;;“黑”词义与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毕红刚;;中国文学自觉考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陈智勇;;先秦时期的昆虫文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阴法沷;《奿}摗防终轮械摹奥摇盵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时仪;;略论汉语字与词的互动[A];“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8年
2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林志鹏;;释楚系简帛中的“弼”字——兼论车蔽之形制及别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李若晖;;诸子出于王官说平议——春秋时期世官制度之崩颓与褚子兴起[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杨天宇;;杜子春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玄对杜校的取舍[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6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黄震云;;孔子的司法实践与法制思想[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许子滨;;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时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周凤霞;;汉代巫蛊术溯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张娟;;先秦音乐思想中的自然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牟华林;萧纲骈体论稿[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5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冯雷;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陈永;中国音乐史学的近代转型[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伟;荀子的道德积累思想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红;青歌赛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陇平;仕之身份与权利的分离[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黎明;《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D];南昌大学;2010年
6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黄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薛文婷;关于我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琳;《庄子》寓言人物形象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10 吴小娟;《仪礼·士昏礼》与汉代婚礼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富祥;《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辨伪[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李纯一;曾侯乙编钟铭文考索[J];音乐研究;1981年01期
3 郑祖襄;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兼及西周音乐基础理论的重建[J];音乐研究;2004年02期
4 李学勤;;西汉晚期宗庙编磬考释[J];文物;1997年05期
5 王子初;;晋侯苏钟的音乐学研究[J];文物;1998年05期
6 王子初;;周乐戒商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04期
7 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日程[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川清一,王少军;“日本音阶”新说探讨(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2 玛丽·德罗 ,程膺;各种风格的音阶练习[J];中国音乐;1990年04期
3 D·M·雷斯纳 ,谷勇;布梭尼的“113”个音阶[J];音乐探索;1987年02期
4 俞抒;校后余息[J];音乐探索;1987年02期
5 包·阿萨菲耶夫 ,张洪模;音调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6 李琼华;论凤庆唢呐音乐的艺术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6期
7 张伯瑜;北印度的拉格及其结构[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东川清一,王少军;“日本音阶”新说探讨(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9 高为杰;论音阶的构成及分类编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10 刘霞;音阶练习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丹;;浅谈钢琴弹奏时的放松问题[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张继农;;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尝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杨瑞庆;;漫谈歌曲创新[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刘戈;;关于加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张继农;;勋柏格与十二音音乐[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黄小敏;;谈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张晖;;论数码电子钢琴集体课教学法及其意义[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康玲;;快乐地感受音乐——幼师音乐基本乐科教学的新理念[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邓邦国;;浅析竹笛的演奏风格[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擎;共享千年盛典 共唱友谊乐曲 共谱和谐篇章[N];绍兴日报;2010年
2 王音宣;也谈基本音阶[N];音乐周报;2002年
3 乐工;天下音乐尽在手中把握[N];音乐周报;2004年
4 杨瑞庆;为模仿正名[N];音乐周报;2003年
5 李晓育;王振山小提琴“新突破”[N];北京日报;2000年
6 费斌;大号也流畅 大号亦抒情[N];音乐周报;2004年
7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陈应时;试探敦煌乐谱中的西域古曲[N];阿克苏日报;2008年
8 王杰;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丁永明 编译;莫扎特乐曲有意无意均“黄金分割”[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实习生 赵艳;音乐能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nr;歇尔西的“单一音”探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许扬宁;许常惠现代风格室内乐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夏季;中国古代早期管乐器及黄钟律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王瑞;罗忠昒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7 陆栋梁;湘桂走廊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睿;“碰八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乌丽罕;英国经验主义声音学说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万欣;二胡乐曲创作发展脉络及展望[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娜;河北民歌的演变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银镇;清代箫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石超;早期儒家乐论中的哲学思想[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曹扬;一幅传神的音乐肖像——科普兰《林肯肖像》的音乐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少飞;关于《纲琴协奏曲—黄河》的两项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刘宇田;湖南民歌及民歌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分析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军;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创作与演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5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85340.html